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责任 > 出现医疗事故应该怎么处理

出现医疗事故应该怎么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13 · 1390人看过
导读:碰到医疗事故,首先要保存病历、检验报告等相关医疗资料。患者或家属可与医疗机构协商明确责任和赔偿事宜,协商无果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由专家鉴定调解。若对调解结果不满,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中委托专门机构鉴定以确定责任。依相关法规,患者可获多种赔偿,遇事故要依法维权,莫拖延。
出现医疗事故应该怎么处理

一、出现医疗事故应该怎么处理

碰到了医疗事故,第一步那肯定得好好地把相关的医疗资料给保存像是病历、检验报告之类的这些东西。

患者或者是他们的家属,是可以跟医疗机构去商量着解决问题的,得把双方的责任到底是啥,还有赔偿的这些事儿都给弄清楚。

要是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没个结果,那就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去申请调解,卫生行政部门会把专家给组织起来,让他们来做鉴定并且进行调解。

要是对调解出来的结果不满意,患者就可以到人民法院去提起诉讼。

诉讼的这个过程当中,得委托专门的医疗鉴定机构来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这样才能确定医疗机构到底该承担多大的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患者是能够获得医疗费、因为耽误工作而损失的误工费、因为残疾而需要的生活补助费等等这些赔偿的。

总而言之,遇到事儿就得赶紧采取行动,一定要依法去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不能拖拖拉拉的,不然吃亏的可是自己。

二、出现医疗事故如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出现医疗事故追究法律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和情况:

首先是民事责任。若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认构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患方可通过与医疗机构协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权利。

其次是行政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可依事故等级和情节,对医疗机构给予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罚;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还可暂停执业活动甚至吊销执业证书。

最后是刑事责任。若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会涉嫌医疗事故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追究责任过程中,关键是及时固定证据、进行事故鉴定以明确责任。

三、出现医疗事故后怎样追究责任

出现医疗事故后追究责任,主要有以下途径:

首先是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行就赔偿等责任问题进行沟通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

其次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基于事实进行调解。

再者是诉讼。患者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医院承担相应责任。在诉讼中,需明确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医院的过错程度,通常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医疗过错司法鉴定,以此确定医院责任比例,最终由法院依据鉴定结论和法律规定判决医院承担民事赔偿等责任。若涉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当面临出现医疗事故应该怎么处理这一问题时,除了常规的封存病历、申请鉴定等处理步骤外,还有一些关键要点。比如医疗事故责任程度如何划分,不同程度对应不同的赔偿比例。另外,赔偿项目的计算也较为复杂,像医疗费、误工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都有各自的计算标准。若您不幸遭遇医疗事故,对事故责任认定、赔偿计算方法等方面存在疑问,不要迷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依据具体情况为您详细解答,助您在医疗事故处理过程中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网站地图

更多#医疗事故责任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医疗事故责任最新文章

遇到医疗事故责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