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受理范围 > 起诉法院立案后程程序怎么走

起诉法院立案后程程序怎么走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12 · 1626人看过
导读:案件立案后,法院在立案当天起5天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后15天内提出答辩状。复杂案件法院会组织证据交换。随后开庭审理,包括法庭调查、辩论。法院评议后判决。简易程序案件立案起3个月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审结,特殊情况可延长。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收到判决书15天内可上诉。
起诉法院立案后程程序怎么走

一、起诉法院立案后程程序怎么走

当一起案件立案之后,首先要知道的是,法院会在立案的那一天起算,在接下来的五天时间内,把起诉状的副本发送给被告。

而被告,得在收到这些副本的当天起算,十五天之内提出答辩状

接着就来到了证据交换这个环节。

要是案件相对比较复杂,法院就会精心组织双方来进行证据交换,通过这个过程,能够明确地确定争议的焦点之类的重要事项。

随后就开始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包含了很重要的法庭调查阶段,这里双方会详细地陈述事实,并且进行举证和质证等一系列动作。

之后还有法庭辩论阶段,双方会紧紧围绕着之前确定的争议焦点,发表各自的辩论意见。

之后法院会根据庭审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的评议,然后作出判决。

如果是采用简易程序的案件,那必须要在立案的那一天起算,三个月之内审结完毕;

普通程序的案件,则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要是遇到特殊情况,还可以适当延长。

要是当事人一审的判决不服,就可以在判决书送达给自己的那一天起算,十五天之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二、法院立案后开庭审理流程是怎样的

法院立案后开庭审理流程大致如下:

首先是庭前准备阶段,法院会送达传票诉讼文书,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开庭时,书记员先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接着审判长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案由和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之后进入法庭调查环节,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对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发表意见。

再是法庭辩论阶段,各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就事实和法律问题展开辩论,阐述观点和理由。

辩论终结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最后是评议和宣判环节,合议庭休庭评议,根据评议结果作出判决,当庭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三、法院立案后起诉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

不同程序的案件审理期限不同:

简易程序: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该程序通常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

普通程序: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由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小额诉讼程序:小额诉讼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两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刑事诉讼案件审理期限规定也有不同,若你还想了解,可继续提问。

当我们探讨起诉法院立案后程序怎么走时,后续还有不少关键环节。立案后,法院通常会安排开庭时间,会向双方当事人送达传票等法律文书。在开庭过程中,要遵循法庭秩序,双方需进行举证、质证等环节。而这之后,如果对判决结果不服,还有上诉程序可以争取权益。另外,若胜诉后对方不履行判决,还涉及强制执行程序。你是否在起诉立案后对这些后续流程感到迷茫呢?要是对于立案后的开庭准备、上诉期限强制执行的具体操作等有疑问,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受理范围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受理范围最新文章

遇到受理范围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