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私了了不追究了还立案吗
结论:刑事案件即使双方私了且被害人不追究,仍可能立案。
法律解析:刑事案件具有特殊性,它不仅仅关乎被害人个人的利益,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以及法律秩序的维护。一般情况下,只要犯罪行为发生,就会对社会秩序产生一定影响,不能仅因被害人的意愿而忽略。虽然在轻微刑事案件中,若被害人明确表示不再追究,公安机关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不予立案,但对于性质较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如故意杀人、抢劫等,其社会危害性极大,即便被害人选择私了,司法机关也会依法进行立案侦查等程序,以彰显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如果您对刑事案件的立案问题有疑问,或者遇到相关情况不知如何处理,欢迎随时向专业的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帮助和解答。
二、刑事案件私了达成后就一定不被立案
这种说法不准确。在刑事案件中,并非私了达成后就一定不会被立案。
刑事案件分为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对于自诉案件,比如侮辱、诽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侵占等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撤回自诉,这种情况下私了后通常不会再立案。
但公诉案件是由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诉讼,即使双方达成私了,被害人表示谅解,司法机关仍可依据事实和法律决定是否立案追诉。因为犯罪行为不仅侵害了被害人个人权益,更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例如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犯罪,即便被害人家属接受赔偿达成私了,公安机关发现后仍会依法立案侦查,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
三、刑事案件私了后为何有的仍会被立案
刑事案件中“私了”通常指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然而,很多刑事案件属于公诉案件,即由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诉讼,并非被害人决定是否追究犯罪嫌疑人责任。
比如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犯罪,即便被害人家属与犯罪嫌疑人达成赔偿等私了协议,司法机关基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等考虑,仍会依法立案侦查、起诉。因为这类犯罪侵害的不仅是被害人个人权益,更损害了社会的公共秩序和法律尊严。
不过,一些轻微刑事案件,如部分故意伤害(轻伤)案件等,双方达成和解并履行后,公安机关可能会综合考虑情节,作出不立案或撤案决定;检察院也可能作出不起诉决定。但这不是绝对的,最终是否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情况判断。
当我们探讨刑事案件私了了不追究了还立案吗这一问题时,需要明确,即使双方私了且表示不追究,在很多情况下司法机关仍可能立案。因为刑事案件多数涉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非仅由当事人意愿决定是否处理。此外,即便私了,后续若发现新的证据或情况表明犯罪行为较为严重,也可能重新启动立案程序。而且私了过程中的赔偿协议、谅解情况等对立案及后续处理虽有影响,但不是绝对的。要是你对刑事案件私了后的立案标准、新证据影响等方面存在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法律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