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责任 > 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怎么划分

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怎么划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11 · 1195人看过
导读:交通事故等情形中,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依据各方过错程度划分。承担主要责任方过错比例约60%90%,次要责任方约10%40%。如一方闯红灯超速,另一方正常行驶但未注意路况,前者可能担主要责任。不过,具体责任划分比例需交警等相关部门依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认定。
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怎么划分

一、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怎么划分

交通事故等一些情形里,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划分,那可是依据各方的过错程度来定的。通常情况下,要是有一方得承担主要责任,那他的过错比例大概就在60%到90%这个范围;而另一方承担次要责任的话,过错比例一般就在10%到40%之间。就好比说在一场交通事故中,有一方那可是闯红灯不说,还超速行驶,就因为这样,事故给发生。而另一方,是正常行驶的,不过没太注意观察路况。这样一来,闯红灯又超速行驶的那一方,很可能就得承担主要责任,正常行驶却没注意观察路况的这一方,就承担次要责任。不过,具体到底该怎么划分比例,那可得根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得由交警之类的相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来进行认定。他们会仔仔细细地去考量各种因素,然后给出一个合理的责任划分。

二、主要次要责任划分后赔偿如何确定

在主要次要责任划分后,赔偿确定一般如下:首先明确双方属于机动车之间还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事故。

如果是机动车之间,一般主要责任方承担70%赔偿责任,次要责任方承担30%赔偿责任。赔偿范围涵盖人身损害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以及财产损失

若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机动车主责的话,通常承担80%赔偿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主责,机动车承担40%赔偿责任。这是考虑到非机动车、行人相对弱势。

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范围内赔偿,不足部分,按上述比例分担。商业险部分,依据保险合同约定,按责任比例赔付。具体赔偿需结合实际损失凭证、责任认定书等,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确定最终赔偿数额。

三、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划分有哪些法律依据

在我国,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划分的法律依据主要源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在交通事故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一般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如果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行为导致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通常承担主要责任;另一方起次要作用,则承担次要责任。

例如,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按照各自过错比例分担责任。一般主次责任比例常见为70%与30%。在民事侵权纠纷等其他场景中,同样遵循过错责任原则,综合考虑各方在事件中的过错程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因素来划分主次责任,以此确定各方应承担的民事赔偿等法律责任份额。

在探讨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怎么划分后,我们进一步来看相关拓展问题。通常在责任划分确定后,会涉及到赔偿比例的具体落实,不同的事故场景下,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对应的赔偿比例会有所不同。而且,若对责任划分结果存在异议,还存在相应的申诉途径和流程。这些后续事项也颇为关键。要是你在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划分方面,以及划分后的赔偿比例、异议申诉等环节还有疑问,无需烦恼,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详细解答与指导。

网站地图

更多#交通事故责任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事故责任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事故责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