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正式拘留时间怎么算

正式拘留时间怎么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11 · 1769人看过
导读:被羁押人员被公安机关宣读拘留决定并执行之日为拘留期起始。行政拘留期限一般1至15个自然日,刑事拘留通常10至14个自然日,流窜等恶劣作案情况最长37个自然日。计算拘留期限要准确把握起止时间,以公安机关执法记录为准,发现新严重违法行为需重新计算。被拘留人有异议可申请复议或诉讼,不影响执行。
正式拘留时间怎么算

一、正式拘留时间怎么算

按照正常流程,被羁押人员被公安机关依法宣读拘留决定并正式执行拘留之日,即视为拘留期之始。

行政拘留而言,其期限一般为1至15个自然日不等。

而对于刑事拘留则有所不同,其拘留期限一般为10至14个自然日;

若涉及到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等性质较为恶劣的情况,则拘留期限最长可达到37个自然日。

在此提醒大家,在计算拘留期限时务必准确把握起止时间,依据标准应以公安机关的执法记录为准。

另外,如在拘留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存在其他严重违法行为,需及时予以修正并重新计算拘留期限。

值得注意的是,若被拘留人对于拘留决定持有异议,可申请行政复议或发起行政诉讼,但这并不影响拘留的执行。

二、正式拘留后保释条件是怎样的

在我国,正式拘留后对应的是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的条件如下:

首先,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其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也可取保候审。这里的“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需综合多方面判断,如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平时表现等。

另外,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以及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同样符合条件。申请取保候审一般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提出,经办案机关审查决定是否准许。

三、正式拘留后还有哪些法定程序

正式拘留后有以下法定程序:

首先是通知家属,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其次是讯问,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再者,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

在探讨正式拘留时间怎么算时,我们知道其计算有着明确规定。不过,与之紧密相关的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拘留期间如果遇到节假日,时间是否会顺延呢?实际上,拘留时间是连续计算的,不会因节假日而改变。另外,当被拘留人对拘留时间计算有异议时,该如何申诉?这涉及到合法权益维护问题。倘若你对正式拘留时间计算中的这些拓展问题存在疑问,或者在拘留相关法律事宜上有其他困惑,不要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治安管理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治安管理最新文章

遇到治安管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