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是寻衅滋事
寻衅滋事,乃指在公共场所无端滋事、起哄制造混乱,或对他人进行殴打伤害,或者肆意挑衅,或任性地横行霸道,或者故意损坏财物,或者扰乱公共秩序,情节较为严重之行为。
其呈现多样化形态,如肆意打击他人,情节恶劣者;
追逐、阻挠、侮辱、恐吓他人,情节恶劣者;
强行夺取或任意侵犯、占有公共财产,情节严重者;
以及在公共场所挑起是非,致使该场所秩序严重紊乱等。
若欲界定是否属于寻衅滋事行为,需综合评估行为人之主观意图、具体行为方式、所产生之危害结果及社会影响等多重因素。
一经判定为寻衅滋事,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若情节严重,甚至有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犯罪,并须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
二、寻衅滋事与正当防卫如何界定
寻衅滋事与正当防卫在法律上有明确界定。
寻衅滋事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其主观上具有故意扰乱社会秩序、无端挑起事端的恶意。
正当防卫则是针对正在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人所采取的用以制止该不法侵害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需满足几个条件:存在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目的是防卫而非故意伤害;针对的是不法侵害者本人;限度上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关键区分点在于主观意图和行为目的。寻衅滋事是主动挑事、破坏秩序,而正当防卫是被动防御、保护合法权益。若面临冲突,判断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法定条件很重要,不符合条件则可能被认定为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包括寻衅滋事。
三、寻衅滋事与正当防卫如何区分
寻衅滋事与正当防卫的区分要点如下:
从主观目的看,寻衅滋事主观上是故意无端生事、破坏社会秩序,以满足耍威风等不良心理;而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从行为起因上,寻衅滋事往往是主动挑起事端,没有正当合理理由;正当防卫则是面对不法侵害,是被动回应。
从行为方式和强度而言,寻衅滋事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等破坏秩序行为,手段一般较为恶劣且超出合理限度;正当防卫的行为强度则以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为限,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则可能构成防卫过当。例如,甲无故挑衅乙并动手,乙为避免伤害还手制止,乙的行为多为正当防卫;若甲只是正常行走,乙无故对甲进行殴打辱骂,乙的行为就是寻衅滋事。
当探讨怎样是寻衅滋事时,我们不仅要了解其基本界定,还有相关重要延伸。寻衅滋事除了表现为常见的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他人等行为外,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情节恶劣”“情节严重”的判定标准十分关键。比如在随意殴打他人案件里,造成多人轻微伤或一人轻伤以上,就可能被认定情节恶劣。另外,寻衅滋事引发的民事赔偿问题也不容小觑,受害者可要求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若你对寻衅滋事的认定标准、民事赔偿等还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