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公司离职从哪天开始计算工资

公司离职从哪天开始计算工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10 · 1539人看过
导读:离职员工工资一般计算到离职当天。正常离职如提前30天书面通知,算至实际工作最后一天。办理离职手续时,未休年假等法定福利需换算成工资支付。员工因自身过错被辞退,工资结算到当天,可能扣除损失赔偿。公司非法解除劳动合同,除结算工资到当日,还需承担法律责任如支付赔偿金。
公司离职从哪天开始计算工资

一、公司离职从哪天开始计算工资

通常来讲,离职员工的工资会计算到离职的那一天。要是正常离职,像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形,工资就计算到实际工作的最后一天。

在办理离职手续的过程中,要是存在未休年假等法定福利的情况,就得按照相关规定把它们换算成工资报酬支付给员工。要是因为员工自身的过错而被辞退,工资也是结算到离职当天,不过可能会扣除因过错导致的损失赔偿部分。要是公司非法解除劳动合同,除了把工资结算到离职当日之外,公司还得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支付赔偿金等。

二、公司离职未休年假工资该如何算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相关规定,公司离职时未休年假工资的计算方式如下:

首先,确定未休年假天数。按照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其应休年假天数,离职时按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假天数,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假工资报酬。

其次,计算日工资收入。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最后,支付未休年假工资报酬。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也就是说,单位实际需额外支付200%的工资作为未休年假补偿。若公司不支付,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权。

三、公司离职未发工资该如何依法追讨

若公司离职未发工资,可按以下步骤依法追讨:

首先,收集证据,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工作证、与公司沟通工资事宜的聊天记录或通话录音等,以证明劳动关系及工资数额。

其次,与公司协商,通过正式的书面或邮件形式,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或负责人表明情况,要求限期支付工资。

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公司进行调查,责令其支付工资。

也可申请劳动仲裁,这是更具强制力的追讨途径。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按程序进行审理。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能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整个过程要注意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主张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探讨公司离职从哪天开始计算工资这一问题时,与之紧密相关的还有不少要点。例如,离职当月的工资核算方式,是按实际出勤天数精确计算,还是有其他特殊规定。而且,若涉及加班工资,在离职时该如何结算。另外,奖金、提成等部分在离职时又怎样处理。这些都是在离职工资计算中常遇到的问题。倘若你对公司离职从哪天开始计算工资,以及上述相关拓展问题存在疑问,无需烦恼,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 拘役期一般从被捕或拘留日开始,是对未判决嫌疑人的临时关押。单独作案的拘役期不超过14天,多人作案或频繁作案的最长37天。逮捕后侦查拘役期不得超过两个月,复杂案件可申请延长一个月。
    2024-09-09 880次阅读
  • 2024.02.20 2058次阅读
  • 1、刑事拘留的期限一般就是从犯罪嫌疑人见到看守所那天开始算起的,进入拘留所的当天并不算一天,到第二天才算刑事拘留了一天。2、至于入所的时间具体都体现在刑事拘留通知书当中,但是,公安机关到底会刑事拘留几天就不好说了,因为公安机关可以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37天。
    2024-09-02 937次阅读
  • 2024.09.06 4784次阅读
  • 1、刑事拘留的期限一般就是从犯罪嫌疑人见到看守所那天开始算起的,进入拘留所的当天并不算一天,到第二天才算刑事拘留了一天。2、至于入所的时间具体都体现在刑事拘留通知书当中,但是,公安机关到底会刑事拘留几天就不好说了,因为公安机关可以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37天。
    2024-10-04 1175次阅读
  • 2024.08.14 5078次阅读
  • 流产假的计算时点从向单位提出休假申请之日起算,女性员工在职期间怀孕流产,需凭医疗机构证明享受相应期限的产假待遇,具体天数参考公司规章制度。 孕期未满四个月流产享15-30天产假,超过四个月流产享42天产假。
    2024-09-13 1284次阅读
  • 2024.09.28 4692次阅读
  • 劳动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2024-12-10 1175次阅读
  • 2024.09.09 534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