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才算立案
立案指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或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后,若认为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符合法定受理条件,便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在刑事诉讼方面,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一旦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依据管辖范围便会立案侦查。通常需具备犯罪事实存在、需追究刑事责任以及符合管辖规定等条件。
在民事诉讼中,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收到起诉状后会进行审查。倘若起诉状内容符合规定,即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且属于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法院的管辖范畴,法院就应当立案受理。
二、立案后多久会进入审理阶段
立案后进入审理阶段的时间因案件类型和法院工作安排有所不同。
对于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般立案后15日内会安排开庭审理,通常在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的,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之后法院再根据排期确定开庭时间,一般在立案后一到三个月左右进入审理,通常六个月内审结。
刑事案件方面,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十五日。之后提起公诉到法院,法院会尽快安排开庭审理,一般从立案到审理可能两三个月左右,但重大疑难案件时间会更长。
行政案件同样类似,不过具体时间也受案件复杂程度、法院案件量等多种因素影响。
三、立案后多久会进入法律审理阶段
不同类型案件进入法律审理阶段的时间有所不同。
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法院一般会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通常立案后较快安排开庭审理,大概1个月左右会进入审理阶段。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一般立案后2到3个月左右可能进入审理。不过,实践中因案件复杂程度、法院案件量等因素,时间会有波动。
刑事诉讼方面,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限一般是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15日。之后提起公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公诉案件,一般在受理后2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3个月。所以从立案到进入法院审理阶段,大概2到5个月左右。行政诉讼情况与民事诉讼类似,简易程序45日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立案到审理通常1到2个月。
当我们探讨如何才算立案时,这背后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立案之后,案件的进展情况如何知晓便是一个重要问题,不同类型的案件,其查询进度的方式和渠道各有不同。另外,立案后还可能面临补充证据的情况,哪些证据是关键且必要的补充,这也十分关键。倘若你对立案后的进展查询、补充证据等方面存在疑惑,或者仍对如何才算立案有更深入的问题,别再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消除你的困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