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主责死亡次责赔多少

主责死亡次责赔多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09 · 1110人看过
导读:在交通事故等侵权责任情境中,主次责任赔偿金额依总损失按比例计算。先明确损失范围,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一般次要责任方承担比例为30%至40%,但法官有自由裁量权,会根据双方过错程度等具体情况判定,用总损失乘以该比例可得次要责任方赔偿数额。
主责死亡次责赔多少

一、主责死亡次责赔多少

这由多种因素所决定。在像交通事故这类侵权责任的情境中,倘若一方承担主要责任,一方承担次要责任,那赔偿金额需依据总的损失金额,按照责任比例来进行计算。首先得明确损失的范围,其中涵盖死亡赔偿金(依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以二十年为期限来计算,然而年龄在六十周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岁就减少一年等情形)、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的总额来计算)以及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各项费用的总和。接着,通常情况下,次要责任方承担的比例大概是30%至40%,不过具体的比例法官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会根据案件的具体状况,例如双方的过错程度等进行判定,之后用总损失乘以该比例,就能得出次要责任方应当赔偿的数额。

二、主责死亡次责赔偿有哪些法律标准

在交通事故主责与次责导致死亡的赔偿中,涉及多方面法律标准:

首先是赔偿责任划分,一般主责方承担70%左右赔偿责任,次责方承担30%左右,但具体比例可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定。

赔偿项目方面,包含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还有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另外,家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误工费等合理费用也需赔偿。

三、主责死亡次责赔偿有哪些法律依据

在交通事故等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主责与次责赔偿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以下方面: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若双方都是机动车,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通常主次责划分比例多为70%和30%,即主责方承担70%赔偿责任,次责方承担30%。具体比例会依案件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当我们探讨主责死亡次责赔多少这个问题时,其中有着诸多复杂情况。除了要明确具体的赔偿数额,还涉及到赔偿项目的构成。一般来说,赔偿项目包含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而且不同项目的计算标准和依据各不相同。另外,责任比例的划分在实际操作中也可能存在一些细节问题。要是你对于主责死亡次责赔偿的具体计算方式、赔偿项目的范围界定等还有疑问,不用烦恼,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交通事故赔偿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事故赔偿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事故赔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