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赖会一直被执行吗
通常来讲,只要债务未履行完毕且满足执行条件,老赖就会一直处于被执行状态。在执行期间,法院能够采取诸多执行举措,像查询、冻结以及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以及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
然而,倘若出现法定的终结执行情形,执行程序便会停止。例如,被执行人死亡,且没有遗产可供执行,也没有义务承担人;执行标的灭失;依据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等情形。但要是属于恶意逃避执行的老赖,只要债权人持续主张权利,法院就会持续增强执行力度,借助各种方式促使其履行义务,比如限制高消费、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举措来保持压力。
二、老赖的哪些财产会被强制执行
“老赖”即失信被执行人,其多种财产会被强制执行。
首先是银行存款,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老赖名下银行账户内存款。
其次是动产,像车辆等,法院可依法扣押、拍卖,以清偿债务。
不动产方面,包括房产,无论是住宅、商铺还是写字楼等,均可被查封、评估、拍卖。
此外,老赖的收入,如工资、租金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也在可执行范围内,法院可要求相关支付方协助执行,截留款项。
还有老赖持有的股权、股票、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法院能进行冻结、强制转让。
另外,老赖所拥有的债权,若其怠于行使,法院可代位执行,要求其债务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总之,一切可供执行的财产都可能被用来偿债。
三、老赖的限制措施何时能够解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老赖的限制措施一般在下列情况解除:一是如果老赖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人民法院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限制措施随之解除;二是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法院也会依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三是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同样会解除相关限制措施;四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法院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此外,如果老赖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欠款等法定原因被误纳入失信名单,经申请核实后也可解除限制。
当探讨老赖会一直被执行吗这一问题时,我们知道老赖并非必然一直处于被执行状态。若老赖履行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执行程序就会相应终结。然而,围绕此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问题。比如,老赖在执行期间转移财产该怎么办?法律对此有严格规制,一旦发现可依法追回财产并对老赖予以惩处。另外,老赖履行义务后,其信用修复又有哪些流程和条件?倘若你对老赖执行期间的财产处置、信用修复等相关问题存在疑问,别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