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非法集会如何处罚

非法集会如何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09 · 1354人看过
导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时,未依法申请、申请未获许可或未按许可进行且拒不服从解散命令,属非法集会等情形。对非法集会组织者及拒不服从的参加者,视情节处警告、罚款或拘留等处罚。若构成犯罪,依《刑法》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等论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处罚更严厉。
非法集会如何处罚

一、非法集会如何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时,若未依法申请或申请未获许可,亦或是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且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便属于非法集会等情形。

针对非法集会的组织者以及拒不服从解散命令的参加者,将处以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倘若情节严重,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同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倘若非法集会构成犯罪,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可能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罪名进行论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人员,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更为严厉的处罚。

二、非法集会与聚众扰乱秩序处罚有何不同

非法集会与聚众扰乱秩序在处罚上存在不同。

非法集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六条,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聚众扰乱秩序,若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条,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两者在行为表现、认定标准及量刑上都有差异。

三、非法集会组织者会面临怎样刑罚

非法集会,是指举行集会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六条规定,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组织者和负责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此罪认定关键在于集会是否依法申请、获得许可及按规定进行,且存在拒不服从解散命令并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情形。若集会依法申请并获许可,且按要求进行,则不构成犯罪。若组织者对集会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并不明知或已尽力阻止,需结合具体情节判定是否构成犯罪及责任轻重。

当我们探讨非法集会如何处罚时,需要知道这背后还有不少关联要点。非法集会不仅面临法律的直接惩处,其组织者和参与者还可能在后续面临诸多影响。比如在一些职业资格获取、政审环节,曾参与非法集会的记录或许会成为阻碍因素。而且,若因非法集会造成了公私财物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也不可避免。要是您对非法集会处罚的具体标准、不同情节下的量刑差异,或是民事赔偿的相关问题存在疑问,别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