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如果签了合同发现条款不合理该怎么办

如果签了合同发现条款不合理该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09 · 1566人看过
导读:签署合同后,若发现条款明显不公、有重大误解或受欺诈、胁迫等,要先准确判断不合理条款性质,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变更或撤销,撤销权需在知晓或应知撤销事由一年内行使。若部分条款不合理不影响合同整体,可协商补充修改;协商无果且严重影响权益,则需收集证据用法律手段维权。
如果签了合同发现条款不合理该怎么办

一、如果签了合同发现条款不合理该怎么办

签署合同之后发现其中的条款存在明显不公、产生重大误解或者受到欺诈胁迫等情况时,您首先需要对这些不合理条款的性质进行准确的判断。

在此基础上,您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要求变更或者撤销这份合同。

然而,请务必注意,撤销权的行使是有时间限制的,自您知晓或者应该知晓撤销事由的那一天开始算起,必须在一年之内行使。

如果合同中的条款仅仅是部分不合理,并不影响整个合同的有效性,那么双方可以尝试通过友好协商来对这部分条款进行补充或者修改,最终达成一份补充协议

但是,如果经过充分的协商仍然无法达成共识,并且这个不合理的条款已经严重影响到您的权益,那么您可能就需要采取法律手段,收集相关的证据,证明这个条款的不合理性以及它给您带来的实际损失,从而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签合同后觉条款不合理能请求撤销吗

如果签合同后觉得条款不合理,在符合特定条件下可以请求撤销。根据《民法典》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撤销;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若符合上述情形,可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是九十日内),通过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申请来撤销合同条款。

三、签合同后觉条款不合理能否撤销合同

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如果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存在重大误解,比如对合同关键条款产生错误认识,致使自身权益受重大影响,那么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若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也有权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

但如果不存在上述法定可撤销情形,仅觉得条款不合理,一般不能随意撤销合同,否则可能构成违约,需承担违约责任。所以,首先要判断是否符合法定可撤销条件,再决定后续处理方式

当我们探讨如果签了合同发现条款不合理该怎么办时,后续还有不少要点需关注。首先,即便条款不合理,若要变更,需与合同相对方协商,看能否达成一致修改意见。其次,若协商不成,某些情形下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或变更不合理条款,但要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该条款存在显失公平等法定情形。而且,不同类型合同在处理不合理条款上还有些细微差别。要是你对签了不合理条款合同后的协商技巧、证据收集以及具体处理方式存在疑问,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合同纠纷相关

  • 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1、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合同,且当事人应当在发现上当之日起一年内提出。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4-05-26 988次阅读
  • 2024.03.02 2730次阅读
  • 可以请求变更或撤销的。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2024-10-01 956次阅读
  • 2024.03.03 2242次阅读
  • 可以请求变更或撤销的。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2024-09-20 1350次阅读
  • 2024.02.23 1901次阅读
  • 合同签了后发现被骗,受骗者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该合同。撤销后该合同自始无效,当事人无需履行。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欺诈一方应当赔偿受骗者因此而受到的损失。
    2024-10-12 974次阅读
  • 2024.02.29 2120次阅读
  • 应对此情况先查看合同是否有违法强制规定,若有则相关条款无效。若条款偏袒或有理解误差,可在一年内向有权机关申请撤销,之前先与对方磋商。协商不成且利益受损可用法律途径,要收集保存好证据,如合同、录音等以保护自身权益。
    2024-11-11 1402次阅读
  • 2024.03.01 132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