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构成刑事责任能力
在刑事法理念中,刑事责任能力特指行为人为进行犯罪活动以及承担法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能够明辨自我行为并对其进行掌控的能力,这是一种具有刑法固有意义的特殊概念。
一直以来,我们普遍认为年龄对于决定刑事责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例如,根据现行的刑事法规则,不满12岁的未成年人,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犯罪行为,均不需要承受刑事责任的惩罚。
而当年龄达到12至14周岁之间时,若有人蓄意杀人、破坏财产或故意伤害他人,导致受害者死亡的,或以极为残忍的手法重伤他人并因此致其严重残疾的,若此类恶劣行径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话,那么责任人就必须为之担负刑事责任。
同样,倘若年龄位于14至16周岁之间的人,实施了故意杀害、故意伤害致他人重伤或死亡、性侵、抢劫、贩卖毒品、纵火、爆炸、投掷危险物品等行为的,也应视情况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然而,区别于上述年龄段的人群,16周岁以上的人只要触及刑法相关规定的罪行,即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另外,我们还应注意到精神状态亦可能会对刑事责任能力产生影响。
如果某些人在无法正常辨识或控制自身行为的情况下导致了危害后果,并且经过法定的鉴定程序得以证实的话,这类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必须要求他们的家人或父母去监管和照顾好这些人,特别是要安排适当的治疗。
至于在必要情况下,政府部门可以强制提供医疗服务给这些人。
二、如何判定刑事责任能力的大小
刑事责任能力大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判定:
首先是精神状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次看年龄。不满十二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等特定严重犯罪,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特定八类重罪需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另外,生理功能缺陷如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如何判定刑事责任年龄是否达标
刑事责任年龄的判定以周岁计算,从生日的第二天起算。
不满十二周岁的人,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司法实践中,一般依据户籍证明确定年龄,若有异议,可结合出生证明文件、无利害关系人的证言等综合判断。
当探讨怎样构成刑事责任能力时,我们会发现这背后还有诸多紧密相关的要点。比如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是构成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即便达到年龄,若存在精神障碍影响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情况又会不同。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等情况,在认定刑事责任能力上都有特别规定。要是您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具体判定标准、不同精神状态下刑事责任能力的界定等问题存在疑问,别烦恼,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