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监护人要有连带责任么
在诸多情形中,犯罪者的监护人都有可能承担起某种形式的连带法律责任。
然而,这类责任的范围会因个案的特殊性而有所不同。
譬如,若监护人对被监护人实施犯罪行为时所存在的过失负有责任,例如,未能尽职尽责地履行监护义务,使被监护人接受不到适当的教育与监督,从而导致了犯罪现象的产生,在此种情况下,该监护人就有可能面临着相应的民事赔偿要求。
反之,倘若监护人已经竭尽全力地履行了其应有的监护职责,然而犯罪行为却是被监护人出于自己的主观恶意以及无法预测的偶然因素所引起,此时便有可能排除或减轻监护人的连带责任。
因此,我们在判断某个监护人应否承担连带责任时,必须全面权衡各种相关因素,其中包括他/她对于监护职责的履行程度、犯罪行为的性质及所带来的后果等等。
二、犯罪监护人承担连带责任有何法律依据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犯罪行为若涉及未成年人或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等需监护人监护的主体,监护人承担连带责任有一定法律依据。
《民法典》相关规定明确,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这是基于监护制度的设立目的,监护人有保护被监护人权益以及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义务。当被监护人实施犯罪等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时,为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得到救济,要求监护人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促使监护人更好履行监护职责。
三、犯罪监护人承担连带责任有啥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在犯罪场景中,如果犯罪主体是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其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对自身行为及后果的认知、控制能力,基于公平原则和监护制度设立目的,让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等责任。这是因为监护人有保护和监管被监护人的职责,若没尽到该职责致被监护人犯罪侵权,就需担责,此为让监护人担责的主要法律依据。
在探讨犯罪监护人要有连带责任么这一问题时,我们会发现后续还有不少要点。犯罪行为发生后,除了监护人可能需承担民事赔偿等连带责任外,若被监护人是未成年人,后续的教育监管问题也十分关键。比如,如何确保监护人能更好履行监护职责,避免被监护人再次走向犯罪道路。而且不同年龄段的被监护人犯罪,监护人连带责任的判定也存在差异。要是您对犯罪监护人连带责任的具体判定标准、后续教育监管责任划分等方面存在疑问,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