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失犯算是共犯吗
在法律体系中,过失犯罪通常并不能被视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通常针对的是双方存在通谋、共同实施的故意犯罪,而过失犯罪则是行为人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之故导致了不良后果的产生。在过失犯罪这种情况下,涉案人员并不存在故意追求或放任有害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二、过失犯在哪些情形下不构成共犯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在以下情形下不构成共犯:
首先,共同过失犯罪不构成共犯。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而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例如,甲乙二人共同操作一台机器,因二人都疏忽大意未按规程操作,导致机器故障引发事故,但他们不存在共同故意犯罪的意思联络,分别定罪处罚。
其次,故意犯与过失犯之间不构成共犯。一方出于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另一方出于过失,二者主观故意内容不同,缺乏共同犯罪成立所要求的共同故意,不能认定为共犯。比如,甲故意纵火,乙作为仓库管理员因疏忽未及时发现火灾隐患,甲乙不能构成共犯,各自按相应罪名承担责任。总之,共同犯罪要求各行为人之间有共同故意,这是判断过失犯是否构成共犯的关键标准。
三、过失犯在哪些情形下会认定为共犯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一般情况下,过失犯不构成共同犯罪。但存在例外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在此情形中,指使逃逸的人员对肇事人逃逸行为起到推动作用,主观上对被害人可能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结果存在过失,客观上该指使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突破了传统共同犯罪理论中过失犯不构成共犯的限制,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在探讨过失犯算是共犯吗这一问题时,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二者有明确区分。但进一步拓展来看,即便过失犯通常不算共犯,可在一些特殊的工作场景或复杂事件中,情况会变得复杂。比如在一些大型工程建设中,若多人因各自过失行为共同导致严重后果,责任认定就不那么简单。此时对于如何界定每个人的过失程度、过失行为与最终结果间的因果关系判定等问题,往往让人困惑。要是你对过失犯与共犯相关的这些复杂法律问题有疑问,别纠结,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