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诽谤罪立案标准最新标准是多少

诽谤罪立案标准最新标准是多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08 · 1728人看过
导读:在我国法律框架下,诽谤罪确立需满足几个必要条件:一是行为人实施捏造有影响力、能实质贬损他人人格名誉的不实事实的行为;二是诋毁行为明确针对具体人士;三是行为人出于故意且行为情节严重,如多次捏造事实诽谤、致被害人名誉严重受损、引发恶劣社会反响等。
诽谤罪立案标准最新标准是多少

一、诽谤罪立案标准最新标准是多少

在我国法律框架下,诽谤罪的确立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必要条件:首先,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捏造不实事实的行为,而这些捏造的事实应具备足够的影响力,能够对他人的人格与名誉形成实质性的贬损。其次,这类诋毁行为必须是明确针对某位具体人士展开的。最后,行为人必须是出于故意的心态,且其行为已经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所谓情节严重,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多次捏造事实进行诽谤;导致被害人的名誉遭受严重损害;引发了恶劣的社会反响等等。

二、诽谤罪最新量刑标准又是怎样的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情节严重”通常指诽谤手段恶劣、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或自杀等严重后果、多次实施诽谤行为等情况。而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比如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国家形象等,此时无需被害人告诉,司法机关可主动追究刑事责任。具体量刑会结合案件实际情况,由法院综合判定。

三、诽谤罪的量刑尺度又是怎样规定的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情节严重”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他人名誉严重损害;引发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等情形。而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比如诽谤行为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国际形象等,此时即便被害人不告诉,司法机关也会主动追究刑事责任。

在探讨诽谤罪立案标准最新标准是多少时,我们了解到基本的立案情形。而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比如,诽谤行为达到立案标准后,具体的量刑是如何判定的,不同程度的诽谤情节对应着怎样不同的刑罚。另外,当涉及多人实施诽谤行为时,责任又该如何进行划分。要是你对诽谤罪立案标准最新标准及这些相关拓展问题存在疑问,想要得到专业、准确的解答,无需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读。

网站地图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 439次阅读
  • 诽谤罪立案基准:网络诽谤,若信息点击超五千次或转发五百次以上,致被害人或其近亲精神失常、自残、自杀,或曾受罚再犯,以及其他严重情节,均属“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
    2024-09-18 829次阅读
  • 2024.06.12 8611次阅读
  • 385次阅读
  •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明确规定,诽谤罪的最严重惩处程度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乃至剥夺政治权利。若诽谤事件对社会公共秩序以及国家利益带来严重损害,则无需受害者提出控告便可进行处置。在借助信息网络施行诽谤行为时,倘若受害者提交证据遭遇困难,人民法院有权请求公安部门予以协助。
    2024-09-18 1218次阅读
  • 2024.09.07 2361次阅读
  • 30次阅读
  • 判断微信群内是否构成诽谤他人行为以达到诽谤罪程度的重要标准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发布者必须是出于故意捏造不实的是非真相;其次,其目的必需是为了广泛传播这些捏造的内容,且这些内容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以对被害人的个人品质和名声进行贬低和损害。若在微信群内发布的不实信息被大量转发和传播,给受害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导致其工作受到干扰、精神遭受重创等情况,那么这种行为便有可能构成诽谤罪。
    2024-09-18 905次阅读
  • 2024.09.15 2060次阅读
  • 48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