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恢复执行后还会终本吗
在恢复执行之后,通常情况下是不应该轻易地宣告本次执行程序结束(即“终本”)的。恢复执行的含义是指曾经被终止的执行案件需要重新启动执行程序。然而,如果在恢复执行的过程中,执行法院已经采取了适当的执行措施,但是仍然没有发现被执行人拥有可以用来执行的财产,或者即使发现了财产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置,那么在满足特定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还是存在着再次宣告本次执行程序结束的可能性。不过,法院会对相关的条件和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以保证整个程序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恢复执行后若无可供执行财产还会终本
恢复执行后,如果经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确实发现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虽有财产但不宜强制执行,法院通常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终本)。
“终本”并非意味着案件彻底结束。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申请执行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而且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法院也会定期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发现财产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会依职权恢复执行。所以,即便出现终本情况,申请执行人的权益仍有机会通过后续发现财产而得以实现,不用过于担心权利无法保障。
三、恢复执行若遇难题还能再次终本吗
在恢复执行过程中,若确实遇到难题,满足法定条件时是可以再次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终本)的。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当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发现的财产不能处置;且申请执行人在指定期限内不能提供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经法院核查属实的等情形下,法院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所以,恢复执行时若出现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等符合终本的法定情形,执行法院经法定程序审查核实后,是能够再次作出终本裁定的。不过,终本并不意味着执行程序彻底结束,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法院也可依职权恢复执行。
当探讨恢复执行后还会终本吗这一问题时,其实背后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关注。恢复执行后,若出现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或者虽有财产但无法强制执行等情况,是有可能再次终本的。而且,即便终本了,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新的财产线索,申请执行人仍可申请恢复执行。这其中涉及到对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持续追踪、新线索的收集等复杂情况。要是你对恢复执行后再次终本的具体情形、后续如何继续推动执行等存在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法律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