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工人签工伤免责协议有效吗
企业与其员工之间签署的所谓“工伤免责协议”通常情况下都是不具合法性的。这个道理在于,工伤赔偿乃是为了保护在岗职工的正当权益所设立的具有严格约束力的法律条文。任何用人单位,都不得以签订此类协议之名,规避或消解他们应当依照法律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即便用人单位的确与员工签订了这样的协议,在员工遭遇工伤之后,用人单位也必须依据相关法规,履行其应尽的赔偿责任。
二、工伤免责协议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
工伤免责协议通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条款无效。工伤免责协议意图免除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工伤应承担的法定责任,属于此类无效条款。
《工伤保险条例》强调,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所以,工伤免责协议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不具有法律效力,劳动者权益受损时仍可依法主张工伤赔偿。
三、签工伤免责协议单位就能免责了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工伤免责协议不能让单位真正免责。
从法律角度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条款无效。工伤认定及赔偿是基于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是法定义务,其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在遭受工伤时能获得相应救治与补偿。
即便签订了所谓工伤免责协议,若劳动者发生工伤,依然可以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经认定构成工伤后,有权按照工伤保险待遇的相关规定,要求单位承担相应责任,如支付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单位不能凭借一纸协议逃避法定责任。所以,签工伤免责协议无法使单位在工伤问题上免责。
当探讨和工人签工伤免责协议有效吗这一问题时,我们要知道这类协议通常是无效的,因为它严重违背了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原则。但这背后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要点。比如,即便签了所谓的工伤免责协议,一旦工人发生工伤,用人单位仍需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而且在工伤认定流程、赔偿标准等方面也有诸多讲究。要是您对签了工伤免责协议后具体的赔偿范围、赔偿流程等问题存在疑惑,别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