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
土地经营权,乃是指拥有者依据相关法律规范享有以既定时间为限度据地耕作,并从中获得相应经济回报的权益资格。比如,假设有人通过合法途径流转获得到某块土地的经营权,其便可在特定年限之内从事农业相关的生产运营活动,通过此种方式来收获盈利。反观土地使用权,主要涵盖了国家机关、企事业机构、农村集体组织、公民个体,乃至三资企业等各类主体,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便可按照法定程序或者双方约定,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行使占有、利用、收益以及有限制的处置权力。综合来看,土地经营权的重心在于农业生产经营及其获取的利益方面;而土地使用权的范畴则更为广泛,包含了建设、开发等多元化的使用目的。
二、土地经营权与使用权受哪些法律保护
土地经营权与使用权受多部法律保护:
《民法典》:其中物权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进行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利;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利,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建筑物等。
《农村土地承包法》:着重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流转等规则,保障承包方权益,对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方式、程序等作出具体规范。
《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用途管制、各类土地的使用规则等进行规定,确保土地合理利用,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为土地经营权与使用权提供基础法律框架。
三、土地经营权与使用权该如何合法获取
土地经营权与使用权获取方式因土地性质而异。
对于农村集体土地:
土地承包经营权,一般通过家庭承包方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享有承包土地的权利,按法定程序签订承包合同即可取得。也可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山、荒沟等农村土地。
宅基地使用权,符合申请条件的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获取。
对于国有土地:
土地使用权主要通过出让和划拨两种方式。出让方式包括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开竞价形式,受让人缴纳土地出让金后取得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权;划拨则是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土地交付使用,或无偿交付使用,常用于公益事业等用地。
在探讨什么是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时,我们要知道,这二者不仅涉及基本概念,还有诸多紧密相关的要点。比如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如何保障流转双方的权益,避免出现纠纷。还有在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该如何进行续期,续期的流程和条件是什么。这些都是在实际土地使用与经营中会遇到的关键问题。要是你对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的具体操作细节、权益维护,或者在实际运用中碰到的各类难题存在疑问,不要纠结,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精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