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剥夺遗产继承权的规定有哪些
在以下情况下,遗产继承权可能会被依法剥夺:蓄意谋杀被继承人;为了争夺遗产而对其他继承人实施凶残行为;对被继承人进行遗弃或虐待,情节恶劣至极;通过伪造、篡改、隐匿或销毁遗嘱等方式,情节严重;采用欺骗、威胁等手段,强迫或阻碍被继承人设立、修改或撤销遗嘱,情节严重。
二、被剥夺遗产继承权后能否再争取
根据《民法典》规定,若被依法剥夺遗产继承权,存在特定情形下可争取恢复。
继承人有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等行为,会丧失继承权。
但如果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所以被剥夺遗产继承权后,若符合上述条件,可通过与被继承人沟通,争取其谅解和宽恕,或者证明自己有悔改表现,尝试恢复继承权参与遗产分配。
三、剥夺遗产继承权需经哪些法律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遗产继承权并非随意剥夺,需符合法定情形,如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若存在上述情形,无需特定“剥夺程序”。在遗产继承纠纷发生、进入诉讼程序时,由主张剥夺继承权的一方举证证明继承人存在法定应被剥夺继承权的事实。法院经审理,若查证属实,会依法判定该继承人丧失继承权。若未进入诉讼,各继承人对继承权无争议,按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正常分配遗产即可,存在法定丧失继承权情形的继承人自然不参与分配。
当探讨剥夺遗产继承权的规定有哪些时,我们不能忽视与之紧密相关的一些情况。比如在判定是否剥夺继承权的过程中,如何准确界定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这一行为,其中犯罪动机、行为实施程度等都需要细致考量。另外,对于“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怎样才算情节严重,法律也有明确标准。倘若你在实际生活里遇到类似状况,对剥夺遗产继承权规定的具体适用、后续遗产分配等问题感到迷茫,不要着急。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提供详细解答与有效建议。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