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监视居住到期后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监视居住到期后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08 · 1606人看过
导读: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后,若案件需进一步调查取证且符合取保候审要求,可能变更为取保候审。若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且应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就必须将案件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或者依法定程序作出处理决定。
监视居住到期后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一、监视居住到期后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监视居住期限届满以后,如若相关案件需进一步调查取证且满足相关取保候审的要求,是有可能被更改为取保候审的。反之,若经查实犯罪事实清晰明朗、相关证据确凿无误,并且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时,则必须将该案移交至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亦或按照法定程序做出处理决策。

二、监视居住到期变更措施有啥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监视居住到期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具体依据如下:

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应当由办案机关作出解除或变更监视居住的决定。如果认为需要继续侦查、起诉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变更为取保候审;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移送起诉审判;若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释放被监视居住人。办案机关需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变更措施决定。

三、监视居住到期转逮捕需满足什么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到期转逮捕需满足以下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比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未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未及时到案;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若违反上述规定且情节严重,就可能会被转为逮捕。另外,若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监视居住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如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也应当予以逮捕。

当我们探讨监视居住到期后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时,要知道这之后存在多种可能性。一般来说,可能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范围,但相对监视居住会宽松一些。另外,如果证据充足,符合逮捕条件,就可能会对其进行逮捕。而且在监视居住到期后,案件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程序也会按规定推进。要是你对监视居住到期后变更强制措施的具体流程、适用条件等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强制措施最新文章

遇到强制措施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