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离开事故现场又回来算逃逸

离开事故现场又回来算逃逸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07 · 1886人看过
导读:离开事故现场又回来是否算逃逸需视具体情形而定。若明知发生事故,为躲避法律追究而离开现场,通常认定为逃逸;若因抢救伤者、收集证据等合理原因离开且随后返回,一般不算逃逸。关键在于当事人离开时的主观故意,是否想逃避法律责任。最终是否构成逃逸,要综合实际证据和法律规定具体分析才能准确判断。
离开事故现场又回来算逃逸

一、离开事故现场又回来算逃逸

关于离开事故现场又回来到底算不算逃逸,这得看具体的情形。

通常情况下,要是在出了交通事故之后,当事人明明知道已经发生了这事儿,却因为想要躲避法律的追究,所以就离开了现场,那这种情况就会被认定为逃逸。

不过,要是当事人离开现场是为了能够赶紧去抢救受伤的人,或者是去收集一些证据之类的比较合理的原因,并且之后又回到了现场,一般就不会被认定为逃逸。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当事人离开现场的时候到底是怎么想的,也就是主观故意

要是他心里想的就是要逃避法律责任,那他的行为就构成逃逸;

要是他主观上压根就没有这个逃避法律责任的想法,那就不算逃逸。

到底是不是逃逸,得根据实际的证据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来一起综合判断才行。

不能简简单单地就说离开现场又回来一定是逃逸或者一定不是逃逸,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二、离家出走算不算刑事案件

离家出走通常不算刑事案件。

不过,离家出走期间若有某些特定情形,就有可能构成刑事案件。

未成年人离家出走,其监护人负有法定监护职责,要是未履行好监护责任,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严重伤害等后果,监护人或许会涉嫌不作为犯罪

再如,行为人离家出走是为躲避法律追究,像在刑事案件中畏罪潜逃,这种离家出走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相关犯罪的一部分。

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离家出走就是刑事案件,得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三、离家出走算是失踪人员吗

离家出走本身未必就构成失踪人员。

通常来讲,失踪指的是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或居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的期限(一般是两年)的这种状态。

要是仅仅只是离家出走,并且有清晰的行踪线索,或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就回来,一般是不能被认定为失踪的。

但要是离家出走之后长时间都联系不上,经过法定程序去查询还是无法确定其下落,并且也符合失踪的时间等条件,才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

要留意的是,判断是不是失踪人员需要把各种因素和具体的情况都综合起来考虑,不能仅仅凭借离家出走这一个行为就轻易地认定。

要是对具体的情况有疑问,建议去咨询专业的律师,以便获得更准确的法律意见。

当探讨离开事故现场又回来是否算逃逸这个问题时,还需关注一些相关要点。比如,离开现场后回来,但如果在离开期间没有积极采取措施如报警、救助伤者等,仍可能被认定为逃逸。另外,即使回来后主动承担责任,但如果其离开行为导致事故现场遭到破坏,给后续的调查处理带来困难,也可能会被视作逃逸。你要是对离开事故现场又回来这种情况的具体认定标准,或者逃逸后的法律责任等还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交通肇事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肇事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肇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