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造谣立案标准是什么

造谣立案标准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06 · 1887人看过
导读:造谣立案标准有:同一诽谤性信息点击达五千次、转发达五百次以上;诽谤致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两年内曾因诽谤受行政处罚又实施诽谤;其他情节严重情形。判断是否立案不能单看某一因素,要综合考量且依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不同地区标准有细微差别,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
造谣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造谣立案标准是什么

造谣立案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其一,当同一诽谤性信息在实际情况中被点击的次数达到五千次之上,或者被转发的次数达到五百次之上时,便符合立案条件

其二,倘若该诽谤行为导致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出现精神失常、自残以及自杀等极为严重的后果,也会被认定为达到立案标准。

其三,要是在两年之内曾经因诽谤而受过行政处罚,之后又再次实施诽谤他人的行为,同样会被立案处理。

其四,还有其他一些情节较为严重的情形也会被纳入立案范畴。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判断是否构成造谣立案,不能仅仅依据单一因素,而必须综合多方面的情况进行细致考量,并且要严格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司法实践的具体要求来确定。

实际上,不同的地区在具体的标准方面可能会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

如果对于某一具体案件是否构成造谣立案存在疑惑,那么最为明智的做法就是咨询专业的律师,以获得准确的法律意见和指导。

二、造谣需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造谣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分民事、行政和刑事三个层面。

民事上,造谣行为若侵害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民事权益,受害者有权要求造谣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比如在网上恶意造谣他人出轨致其名誉受损,就需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方面,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造谣扰乱公共秩序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例如造谣某商场有炸弹致商场混乱,会受到相应处罚

刑事上,造谣行为严重的可能触犯刑律。像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等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造谣需承担哪些具体法律责任

造谣可能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造谣行为若侵害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民事权益,受害人有权要求造谣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这旨在弥补受害人所受的精神和物质损害。

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事责任:造谣达到一定严重程度会触犯刑法。比如,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当探讨造谣立案标准是什么时,我们不能忽视与之紧密相关的其他要点。造谣不仅涉及是否达到立案标准,后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一旦造谣行为被认定构成犯罪犯罪情节的轻重如何判定,不同情节在量刑上有何差异。而且,对于造谣所造成的民事侵权责任也不容小觑,受害者有权要求造谣者进行民事赔偿。倘若你对造谣立案标准、犯罪情节认定或者民事赔偿等方面还有诸多疑问,不用纠结,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