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还能要求劳动仲裁吗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还能要求劳动仲裁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05 · 1456人看过
导读: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仍有权申请劳动仲裁。若协议未明确放弃仲裁权利,解除过程存在欺诈、胁迫或内容违法,或经济补偿等条款不合法律要求,劳动者可依规定申请。但若协议明确约定就所有劳动争议达成一致且放弃后续仲裁权利,且不违反法律强制规定,一般不能再仲裁。要依协议内容和实际情况判断。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还能要求劳动仲裁吗

一、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还能要求劳动仲裁吗

通常来讲,当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依然有权利要求进行劳动仲裁。

要是协议里面没有清楚地写明放弃劳动仲裁的权利之类的限制条件,并且在协议解除的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又或者协议的内容违反了法律法规,那劳动者就可以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去申请劳动仲裁

比如说,协议中规定的经济补偿等方面的条款不符合法律的要求,劳动者就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让其得到纠正。

然而,如果协议明确地约定了双方已经就所有的劳动争议事项达成了一致,并且也放弃了后续的仲裁权利,同时这个约定又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那么一般情况下就不能再去进行劳动仲裁了。

总之,一定要根据具体的协议内容以及实际的情况来仔细判断是否能够进行劳动仲裁,不能一概而论。

二、协议解除劳动合同仲裁时效是多久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引发争议的仲裁时效,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这里的“知道或应当知道”,是指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意识到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事宜侵犯到自身权益的时间节点。比如,一方发现协议中关于经济补偿的约定未按承诺履行等情况。

在这一年时效内,若当事人向对方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又或是对方同意履行义务,仲裁时效会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时效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三、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可获哪些法律赔偿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需区分不同情况:

若由用人单位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若劳动者主动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存在用人单位存在过错等法定情形的除外,比如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此时劳动者解除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此外,若协议中有关于额外补偿的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按约定执行。

当探讨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还能要求劳动仲裁这个问题时,其实还有相关要点值得关注。即便已协议解除劳动合同,若在解除协议的签订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劳动者仍有可能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而且对于协议中约定的经济补偿等内容,若实际履行与约定不符,也可成为仲裁事由。要是您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能否仲裁的具体情形、仲裁时效以及仲裁可能争取到的权益等方面存在疑问,别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