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嘱继承权优于法定继承权吗
1、遗嘱继承权往往比法定继承权更优先。
遗嘱是被继承人依自身意愿处置个人财产的法律行为,遗嘱继承基于被继承人对财产分配的明确规划。
2、法定继承是在被继承人没立遗嘱或者遗嘱无效等情形下,按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确定继承人和份额。
3、若遗嘱合法有效,遗嘱指定的继承人可依遗嘱继承遗产,排除法定继承人按法定顺序继承。
不过,遗嘱的形式和内容要合法,不然可能无效,那时就可能适用法定继承。
一般而言,遗嘱继承人能凭遗嘱优先继承,法定继承人在无遗嘱或遗嘱无效等特定情况才有继承权。
二、遗嘱继承见证人可以是谁
遗嘱继承的见证人通常可以是这些人员:
-跟继承人、受遗赠人没有利害关系的自然人,像邻居、朋友之类的,这样能保证见证的公正性。
-要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认知。
-不能是继承人、受遗赠人本人以及他们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近亲,防止出现利益冲突。
要注意,代书遗嘱、打印遗嘱等情况,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现场见证,并且见证人要在遗嘱上签名,注明日期。
见证人得如实记录遗嘱的内容,以保证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如果见证人不符合规定,可能会对遗嘱的效力产生影响。
三、遗嘱继承见证人出几次庭
遗嘱继承的见证人通常需要出庭一次。
在遗嘱继承产生纠纷的案件里,见证人出庭能够对遗嘱的真实性以及遗嘱人立遗嘱时的精神状态等相关情况进行阐释和证明。
其出庭的目的是提升遗嘱的可信度与合法性。
不过,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像是证人身患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等,在经过法院准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凭借书面证言等方式来提供证据。
但总体来讲,为了保证遗嘱继承的公正性和合法性,见证人出庭作证是比较常见的行为。
当探讨遗嘱继承权是否优于法定继承权时,还需关注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比如遗嘱的有效性问题,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需满足诸多条件,包括立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遗嘱内容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等,若遗嘱存在瑕疵可能导致其无效,此时就会按照法定继承处理。还有遗嘱变更和撤销的情况,立遗嘱人在特定情形下可对遗嘱进行修改。若你对遗嘱的有效判定、变更撤销等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