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赖申请强制执行后还是不还钱怎么办
当老赖被申请强制执行后仍不还钱,这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首先,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查询老赖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财产信息,一旦发现有可执行的财产,会立即进行冻结、扣押或拍卖等处置。
同时,法院会将老赖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行为,如乘坐飞机、高铁商务座,购买高档奢侈品等。
这会给老赖的生活和经营带来极大的不便,促使其尽快履行还款义务。
此外,法院还可能对老赖采取拘留等强制措施,以迫使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还款。
如果老赖有转移、隐匿财产等行为,还可能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制裁。
在这个过程中,申请执行人也应积极配合法院,提供老赖的财产线索等信息,协助法院执行工作。
只有通过法院的强力执行和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让老赖无法逃避还款责任。
二、对老赖可采取哪些更强有力法律措施
对于“老赖”,即失信被执行人,有诸多强有力法律措施。
首先是财产执行方面,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其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其名下房产、车辆等财产。若其隐匿财产,法院可依法搜查。
其次是限制消费,限制“老赖”乘坐飞机、高铁等高级别交通工具,限制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等场所进行高消费,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再者是信用惩戒,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等多方面进行限制。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刑法》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对老赖拒不还钱能否追究刑事责任
对老赖拒不还钱,在符合一定条件下能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如果老赖有能力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确定的还钱义务,但采取各种手段逃避执行,如隐藏、转移财产等,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达到情节严重程度的,就可能构成此罪。情节严重包括:拒不执行支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致使被害人生活困难或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标的额较大;多次拒不执行等情形。一旦认定构成犯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当遇到老赖申请强制执行后还是不还钱的情况,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实际上,后续还有许多法律手段可保障债权人权益。比如可申请将老赖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诸多高消费行为,包括限制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限制入住星级酒店等。还能查询、冻结老赖名下其他隐匿财产,如房产、车辆等,进行依法拍卖偿债。要是老赖存在恶意转移财产、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恶劣行为,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若你在应对此类老赖问题上还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更精准的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