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驾被取保候审还要判刑吗
醉驾之后办理取保候审,这仅仅只是一种刑事方面的强制措施罢了,可别以为这就意味着案件已经结束,不用再判刑。
要知道,醉驾那可是涉嫌危险驾驶罪。
在取保候审这段时间里,司法机关可不会闲着,依然会持续地对案件进行侦查。
要是收集到的证据那叫一个确凿又充分,完全能够认定犯罪的事实,那通常是肯定要被判刑的。
不过,判刑的结果可不能一概而论,得综合考虑好多好多因素。
像血液里面的酒精含量,有没有造成交通事故,还有认罪的态度之类的。
一般来讲,如果醉驾的情节比较轻,并且也没有那些会让刑罚加重的情节,那很可能就会被判处拘役,同时还得处罚金。
但是,如果犯罪的情节明显是很轻微的,对社会的危害也不大,那就有可能不认为是犯罪。
总之,到底最后会不会被判刑,以及具体要判多重的刑,那都得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裁决。
二、醉驾取保候审后最终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最终量刑并无直接关联。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量刑时,血液酒精含量是重要考量因素,一般血液酒精含量在80mg/100ml以上即构成醉驾。通常酒精含量越高,量刑越重。此外,有无发生交通事故及事故严重程度、是否存在自首、坦白、立功等情节,是否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是否有逃避、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等情形,都会影响最终量刑。
若酒精含量相对较低,未发生事故,且有从轻情节,可能判处较轻拘役并适用缓刑;若情节恶劣,比如酒精含量极高或造成严重后果,则可能判处较重拘役且不适用缓刑。
三、醉驾取保候审后能否争取免予刑事处罚
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能否免予刑事处罚并无直接关联。
从法律规定来看,若存在一些特定情形,是有可能争取免予刑事处罚的。比如,血液酒精含量刚达到醉驾标准,且系初犯,在驾驶过程中未发生交通事故或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未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具有认罪悔罪态度良好、主动投案自首、积极配合执法等情节,法院有可能综合考量后,依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的规定,作出免予刑事处罚的决定。
不过,每个案件情况不同,最终能否免予刑事处罚需结合具体案情,由司法机关根据证据、法律规定及自由裁量权综合判定。建议及时与承办案件的司法机关沟通,积极争取有利结果。
当我们探讨醉驾被取保候审还要判刑吗这一问题时,需要知道即便处于取保候审阶段,最终仍有被判刑的可能。因为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非意味着案件的终结。而在这之后,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情况。比如若最终被判刑,刑期如何计算,是从被羁押开始算还是有其他规定。还有,如果对醉驾的认定、取保候审的程序以及最终可能面临的判刑等问题存在疑问,不要着急。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读,提供专业建议。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