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醉驾被取保候审还要判刑吗

醉驾被取保候审还要判刑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03 · 1582人看过
导读:醉驾后办理取保候审不意味着案件结束、不用判刑,其涉嫌危险驾驶罪。取保候审期间司法机关仍会侦查,若证据确凿充分通常会判刑。判刑结果需综合多因素考量,如酒精含量、事故情况、认罪态度等。情节轻且无加重情节可能判拘役并处罚金,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可能不认为是犯罪,最终量刑由法院依法裁决。
醉驾被取保候审还要判刑吗

一、醉驾取保候审还要判刑

醉驾之后办理取保候审,这仅仅只是一种刑事方面的强制措施罢了,可别以为这就意味着案件已经结束,不用再判刑。

要知道,醉驾那可是涉嫌危险驾驶罪

在取保候审这段时间里,司法机关可不会闲着,依然会持续地对案件进行侦查。

要是收集到的证据那叫一个确凿又充分,完全能够认定犯罪的事实,那通常是肯定要被判刑的。

不过,判刑的结果可不能一概而论,得综合考虑好多好多因素。

像血液里面的酒精含量,有没有造成交通事故,还有认罪的态度之类的。

一般来讲,如果醉驾的情节比较轻,并且也没有那些会让刑罚加重的情节,那很可能就会被判处拘役,同时还得处罚金。

但是,如果犯罪的情节明显是很轻微的,对社会的危害也不大,那就有可能不认为是犯罪。

总之,到底最后会不会被判刑,以及具体要判多重的刑,那都得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裁决。

二、醉驾取保候审后最终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最终量刑并无直接关联。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量刑时,血液酒精含量是重要考量因素,一般血液酒精含量在80mg/100ml以上即构成醉驾。通常酒精含量越高,量刑越重。此外,有无发生交通事故及事故严重程度、是否存在自首、坦白、立功等情节,是否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是否有逃避、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等情形,都会影响最终量刑。

若酒精含量相对较低,未发生事故,且有从轻情节,可能判处较轻拘役并适用缓刑;若情节恶劣,比如酒精含量极高或造成严重后果,则可能判处较重拘役且不适用缓刑。

三、醉驾取保候审后能否争取免予刑事处罚

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能否免予刑事处罚并无直接关联。

从法律规定来看,若存在一些特定情形,是有可能争取免予刑事处罚的。比如,血液酒精含量刚达到醉驾标准,且系初犯,在驾驶过程中未发生交通事故或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未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具有认罪悔罪态度良好、主动投案自首、积极配合执法等情节,法院有可能综合考量后,依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的规定,作出免予刑事处罚的决定。

不过,每个案件情况不同,最终能否免予刑事处罚需结合具体案情,由司法机关根据证据、法律规定及自由裁量权综合判定。建议及时与承办案件的司法机关沟通,积极争取有利结果。

当我们探讨醉驾被取保候审还要判刑吗这一问题时,需要知道即便处于取保候审阶段,最终仍有被判刑的可能。因为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非意味着案件的终结。而在这之后,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情况。比如若最终被判刑,刑期如何计算,是从被羁押开始算还是有其他规定。还有,如果对醉驾的认定、取保候审的程序以及最终可能面临的判刑等问题存在疑问,不要着急。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读,提供专业建议。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82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醉酒驾驶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可能判处的刑罚为管制、拘役或附加刑;取保不会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但无社会风险;患有重病、孕期或哺乳期且无社会风险;羁押期满案件未结。决定是否取保需综合考量个人情况和法律规定。
    2024-07-10 934次阅读
  • 2024.10.21 1360次阅读
  • 417次阅读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取保候审需满足特定条件,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对于“酒后代驾”行为,可能触犯危险驾驶罪,面临罚金和拘役。实际处理中,考虑醉驾后果、嫌疑人认识与忏悔等因素。无严重后果、嫌疑人愿承担责任且无社会隐患时,可申请取保候审。若醉驾导致严重伤害,如交通事故致伤亡,可能无法获批取保候审。
    2024-09-26 1304次阅读
  • 2024.09.13 1521次阅读
  • 441次阅读
  • 《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2024-09-05 1194次阅读
  • 2024.07.24 1102次阅读
  • 42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