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工伤后继续上班还有停工留薪吗
通常来讲,要是出了工伤之后还继续去上班,一般就没办法再享受停工留薪。
停工留薪,指的就是职工因为工作遭遇到了事故伤害,或者是患上了职业病,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暂时停下工作,去接受工伤医疗的那段时间。
要是你在工伤之后还能继续工作,那就说明你的伤还没严重到得要停下工作去接受治疗的地步。
不过,当工伤被认定之后,你依然有权利去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像那些医疗费能报销,还有伤残补助金之类的。
但这里面的具体情况,得结合工伤的严重程度、医疗机构给出的意见,以及你所在单位的规定还有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一起综合着去判断。
要是你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损害,那最好赶紧跟单位沟通沟通,或者去寻求法律援助,这样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发生工伤后的流程是什么
当遭遇工伤后,整个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一开始,用人单位得在事故发生的那一天起算,30天之内去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
要是用人单位没按照规定时间去申请,那工伤职工或者他的近亲属,还有工会组织,就可以在1年的时间内去提出申请。
接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对工伤认定进行仔细的审查,然后作出到底是不是属于工伤的决定。
要是被认定为工伤了,等伤情慢慢稳定下来之后,如果存在残疾,或者对劳动能力有影响的话,就可以去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之后,根据鉴定出来的结果,来确定工伤保险待遇到底是多少。
用人单位得依法给工伤职工支付相应的赔偿,像医疗费、停工留薪期的工资、伤残津贴之类的。
要是用人单位不愿意支付这些赔偿,工伤职工就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把相关的证据保留好,比如医疗记录、劳动合同等等这些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
三、发生工伤后单位不给劳动合同怎么办
这种状况,真的不用太忧心。
单位要是拒绝给你提供劳动合同,那可就是不合法的。
咱得赶紧行动起来,
首先,你要想方设法去收集那些能证明你跟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证据,像工资的发放记录,那上面清清楚楚地能看到钱是怎么到你手里的;还有工作证,这可是能直接证明你在这个单位工作的东西;考勤记录也很重要,能看出你啥时候上班啥时候下班;要是有工友能帮你作证就更好,他们能说说你们一起工作的事儿。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得在跟你建立劳动关系的一个月内,把书面劳动合同给订好,要是没订,那可就得承担法律责任。
你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去投诉,让他们帮你督促单位把劳动合同给提供出来。
同时,你得赶紧申请工伤认定,劳动部门会根据你提供的这些相关证据来进行认定的。
要是因为单位不提供劳动合同,导致你的工伤认定碰到阻碍了,那你完全有权利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可不能让他们这么胡来。
在探讨发生工伤后继续上班是否还有停工留薪时,我们要明白这其中存在多种复杂的情况。一方面,停工留薪期是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如果工伤职工已经恢复到可以继续上班的程度,通常意味着其已不需要停工接受治疗,所以一般不再享受停工留薪待遇。但另一方面,如果是在医生建议仍需进行一定康复治疗,且工作强度等因素不会影响康复的情况下,也存在特殊的判定情况。那么,你是否清楚如何判定自己是否符合特殊情况呢?如果对于工伤相关的待遇判定、后续康复保障等还有疑问,不要迟疑,直接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