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债权 > 法定撤销权行使的条件有哪些

法定撤销权行使的条件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03 · 1497人看过
导读:法律撤销权行使需符合几个前提条件:一是民事主体一方对到期未受清偿债权有抛弃或低价转让且伤害另一方的行为;二是债务人低价转让资产侵害债权人利益且受让人为故意;三是相关行为在债权关系成立后发生。此外,撤销权有一年和五年的时效限制,且要通过诉讼由法院裁决,其设立旨在保护债权人权益和维护市场公平稳定。
法定撤销权行使的条件有哪些

一、法定撤销权行使的条件有哪些

主张法律撤销权的行使必须要符合以下几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首先,民事主体(即债务人和债权人)中任意一方,账户中的到期未受清偿的债权被另一方无偿地抛弃或以极小的对价有偿地转让,并对另一方产生了实质性的伤害。

其次,当债务人为逃避责任,将其所有的资产以显著不合理、市场价值不相符的低廉价格进行转让时,对债权人的利益构成了严重的侵害,且这种情况是受让人明知而故意为之的。

最后,债务人为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行为,必须是在债权关系成立之后才发生的。

除此之外,债权人应该在知晓或者应当知晓撤销事由之日起的一年之内,及时行使撤销权;

如果从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的五年内,债权人仍未行使撤销权,那么这个撤销权将会自动失效。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行使撤销权必须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途径来实现,最终由法院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出公正的裁决。

法律撤销权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公平竞争和稳定发展。

二、法定撤销权如何行使

在法律制度之下,行使撤销权必须具备特定的法定条件方可成真。

依据惯例,以下几种变故下的合同都可以启动撤销权程序:1.因为重大误解而签订的合同;2.在签订合同时出现严重不公道的情况;3.如果一方采取欺诈、威胁或是趁人之危等手段,使得另一方在违背自身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被迫签署合同

关于撤销权的行使方式,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应该从知晓或应当知晓撤销事由的那一刻开始算起,在一年之内行使该权利。

对于那些因为重大误解而签订的合同,受影响的当事人也需在同样长的时间内(90天)启动撤销权程序。

若合同是在受胁迫的情况下签订的,则当事人需要在胁迫行为结束后的一年以内行使撤销权。

基本的请求路径为向当地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交申请书,然后等待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裁定是否同意撤销该合同。

需要特别提醒各位的是,撤销权属于一种形成权,一旦被使用,原本存在的合同即视为无效且不能恢复原状

然而,如果超过了法定的行使期限,那么撤销权便会自动失效而无法再行使。

三、法定撤销权的情形有哪些

法定撤销权范围广泛,主要包含如下几种情况:

首先,如果受赠方故意或严重损害赠与人或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其次,若受赠与人对赠与人负有法定抚养而未予以履行之义务;

最后,当受赠方未能按照先前签订的赠与合同约定执行相关义务。

针对存在前述状况的赠与人的继承者或者其法定代理方,如由于受赠方的违法行为导致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那么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有权依法撤销赠与承诺。

值得注意的是,法定撤销权必须遵循一定的时间界限,即自知晓或者应该知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之内行使该权利。

若身为赠与人的继承者或者其法定代理方,他们必须在此期限内自接到通知后六个月内行使此项权力。

以上各项规定的制定初衷在于协调各方面利益,保护法律关系的本体性和谐与公正性,以更好地实现社会公正和平等原则。

当我们探讨法定撤销权行使的条件有哪些时,这背后还涉及到一些相关的重要事项。例如在行使法定撤销权之后,被撤销的合同或行为自始无效,那因此产生的财产返还和损失赔偿等问题该如何处理呢?同时,如果有第三人善意取得了相关财产权益,又该如何协调法定撤销权与第三人权益之间的关系呢?这些都是与法定撤销权行使密切相关的后续情况。如果您在法定撤销权行使的条件、行使后的影响或者相关权益协调等方面还存在疑问,欢迎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我们的专业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债务债权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债务债权最新文章

遇到债务债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