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判决出来后转移财产怎么处理

判决出来后转移财产怎么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02 · 1130人看过
导读:若已判决,一方当下转移财产属恶意躲债行为。对方可申请财产保全,冻结被转移或其名下其他财产以保障判决执行。法院可据情节对转移方罚款、拘留,构成犯罪追究刑责。执行阶段发现此行为,法官责令返还或赔偿。债权人可行使撤销权。转移财产损害债权人权益,法律有规范措施维护公正和权益。
判决出来后转移财产怎么处理

一、判决出来后转移财产怎么处理

若已作出判决,一方在当下转移财产,这属于恶意躲避债务的举动。

对方能够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将被转移的财产或者其名下的其他财产予以冻结,以此来确保判决能够得以执行。

与此同时,法院可以依据情节的轻重对转移财产的一方实施罚款、拘留等惩处手段,若构成犯罪,还会依照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执行阶段,一旦发现转移财产的行为,执行法官会责令其返还财产或者赔偿损失

另外,债权人还可以通过行使撤销权,请求法院撤销转移财产的行为,让财产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总之,转移财产的行为对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法律针对此有明确的规范措施,目的是维护司法的公正以及债权人的利益。

二、判决超过两年了还能执行吗

通常来讲,判决即便过了两年也还有可能被执行。

要是在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一天起的两年内,权利人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就会受理并且执行。

不过要是有时效中止、中断等情况,申请执行的期限就会相应地延长。

比如说,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里,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而无法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就会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失那天起,诉讼时效期间会继续计算。

要是能够证明存在上述这些情形,那么判决即便超过了两年,依然有可能进入执行程序

总之,不能仅仅以两年作为绝对的界限来判断判决还能不能执行,得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三、判决超过两年未申请执行会怎么样

倘若诉讼判决结果已逾越两载仍未能向司法机关提出申请执行,那么相关权益拥有者可能面临丧失请求人民法院强行执行的合法权益之风险。

因为在申请执行过程当中,确实存在时效性上的限制,如若逾期,为避免大量积压案卷,法院很有可能不受理新的执行申请。

然而,尽管如此,这并不等同于所涉及实体权益的丧失,实际上仅是无法通过司法强制执行途径去实现这些实体权益罢了。

值得注意的是,若发生时效中断或效率停止等特殊情况,比如当相关权益拥有者对其权益进行主张或遭遇不可抗力等非人为原因导致的障碍时,时效是可以被重新计算甚至是暂时停顿的。

当我们探讨判决出来后转移财产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时,还需关注与之相关的一些要点。比如,若转移财产行为被认定后,除了可能被追回财产外,转移财产的一方还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司法处罚。另外,若该行为严重妨碍了司法执行秩序,还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可能对这种转移财产行为的界定标准以及相关证据的收集存在疑惑。如果您对此还有困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