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超一年能不能延长赔偿期限
通常来讲,工伤认定申请,得在事故伤害发生的那一天,或者被诊断出、鉴定为职业病的那天起算,1年之内得把申请给提出来。
要是超过了1年,一般就没法再去申请工伤认定。
不过,在一些特殊的情形下,要是有像不可抗力这类正当的理由,并且经过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去报告并且获得了同意,那申请的时限就可以适当地往后延长一些。
但在实际的操作当中,要想延长申请时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得有足够充分的证据,还得有合理的理由才行。
要是超过了1年都还没去申请工伤认定,那可能就需要通过别的法律途径,比如说去民事诉讼,让用人单位承担赔偿的责任。
不过,到那个时候的赔偿标准和需要举证的责任跟工伤赔偿可就不一样,难度也会变得相对大一些。
就好比说工伤认定申请有个时间的红线,超过了就不好办,而通过民事诉讼,就像是走了一条不同的路,虽然也能争取到赔偿,但过程和要求都跟工伤认定不太一样。
二、工伤认定超过时效后怎么主张赔偿
当工伤认定超过了规定的时效,那可就往往会遭遇不少大麻烦,不过,还是有一些办法可以去尝试的。
先说第一件事,如果能找出有不可抗力之类的正当理由,正是因为这些理由才导致超了时,那是可以申请让时效延长的。
接着,和用人单位好好商量商量,通过那种民事侵权赔偿的路子来主张自己的权利,不过到底能不能成功,那可就完全取决于用人单位的态度,还有双方协商出来的结果。
要是用人单位自己心甘情愿地按照工伤待遇来给赔偿,那在法律层面上也是完全被允许的。
另外,还可以去收集一些相关的证据,比如说能证明是用人单位有过错才导致了时效过期的这些证据,有了这些证据,就能增加自己主张赔偿的可能性。
但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途径可都不是百分百确定的,法律规定时效,主要就是为了维护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所以,大家在遇到这种工伤认定超时效的情况时,可得好好考虑考虑这些办法,看看哪种最适合自己,然后再去行动。
三、工伤认定超出30天医疗费用怎么算
通常来讲,用人单位得在事故发生的那一天起算,30天之内去申请工伤认定。
要是超过了30天这个期限,在这中间产生的那些符合规定的工伤医疗费用,一般情况下就由用人单位来负责承担。
不过,如果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没收到工伤职工或者是职工的近亲属、工会组织递交的工伤认定申请,又或者是因为遇到了不可抗力之类的正当理由,耽误了申请的时间,那用人单位或许就不用承担这些费用。
工伤职工或者是他们的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发生的那一天起往后1年之内,是可以直接朝着用人单位所在的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去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一旦被认定为工伤,相关的医疗费用就会由工伤保险基金来支付。
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所有医疗费用的票据好好地保存起来,这样以后要是有需要报销费用或者是索赔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
当我们探讨工伤认定超一年能不能延长赔偿期限时,要知道这背后还涉及到一些相关的重要问题。比如在超期未认定工伤的情况下,员工是否还能通过其他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像与用人单位协商争取合理补偿之类的途径。又或者在特殊情形下,虽超一年认定期限,但如果是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导致的逾期,能否有特殊的处理方式等。如果您对这些与工伤认定超期相关的权益维护、特殊处理情况等还有疑问,不必纠结,直接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竭诚为您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