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什么情况下可以延迟开庭

什么情况下可以延迟开庭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1.26 · 1755人看过
导读:面临天灾等不可预见、避免或克服的情况,若阻碍当事人或诉讼参与方按时出席庭审,如突然身体不适,他们有资格提出经法院核可的适当请求。另外,若关键证人因不可预料原因无法准时出席且其证词对案件审理具决定性影响,这种情况也视为不可抗力表现形式。
什么情况下可以延迟开庭

一、什么情况下可以延迟开庭

在面临诸如天灾等不能预见、避免或克服的事实情况时,如果它们阻碍了当事人或者诉讼参与方按时出席庭审的能力,那么他们便有资格提出并经由法院核可的适当请求,例如因突然身体不适而无法亲自出席庭审。此外,倘若关键证人由于不可预料的原因无法准时出席庭审,并且其证词对于案件的审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这种情况也应被视为不可抗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哪些情形下能够申请延期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以下情形可申请延期审理: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比如当事人突发重病无法按时到庭,需提供病历等证明。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若审理中发现审判人员等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提出回避申请,法院需审查决定,可能导致延期。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比如发现新关键证人或新证据线索,需时间安排相关事宜。

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这是兜底条款,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定,例如不可抗力事件影响案件正常审理。在符合上述情形时,当事人应及时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

三、延迟开庭后又有哪些程序规定

延迟开庭后,仍需遵循一般庭审程序规定。首先是庭审准备阶段,书记员会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之后审判长会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审判人员及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接着进入法庭调查环节,按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出示书证等证据的顺序进行,以查明案件事实。随后是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围绕争议焦点,就事实和法律问题发表意见并相互辩驳。辩论终结后,由审判长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最后是评议和宣判阶段,合议庭会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评议,作出裁判结果,并公开宣告判决内容。当庭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当我们探讨什么情况下可以延迟开庭时,其实背后还有不少相关要点值得关注。比如在有正当理由申请延期后,法院一般会依据具体情形来决定是否批准。除了当事人突发重大疾病、不可抗力等常见导致延迟开庭的情况外,若关键证人在开庭时无法到庭,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至关重要,也可能成为延迟开庭的因素。另外,若当事人在临近开庭时发现新的重要证据需要时间收集整理,同样有机会申请延迟开庭。要是您对延迟开庭的申请流程、法院批准标准等还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办案流程相关

  • 515次阅读
  • 在面临诸如天灾等不能预见、避免或克服的事实情况时,如果它们阻碍了当事人或者诉讼参与方按时出席庭审的能力,那么他们便有资格提出并经由法院核可的适当请求,例如因突然身体不适而无法亲自出席庭审。此外,倘若关键证人由于不可预料的原因无法准时出席庭审,并且其证词对于案件的审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这种情况也应被视为不可抗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2024-10-29 1347次阅读
  • 2024.09.27 8872次阅读
  • 472次阅读
  • 在某些情形下,庭审进程可能会受到延误,例如,当事人因突发疾病或不可抗拒之因素导致其无法如期出席庭审现场;亦或是至关重要的证人未能准时到达庭审地点进行作证;或者是新出现的关键性证据需要耗费额外的时间来进行搜集以及审查等等。总而言之,欲要申请庭审延期,必须具备合理而充足的理由,并且需经由法院严格审核与批准后方能实施。
    2024-11-02 1393次阅读
  • 2024.08.17 6203次阅读
  • 368次阅读
  •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无可抗拒的力量存在,诸如自然灾难等无法预先预测、避免以及妥善克服的情形发生时,便会引发开庭日期被延迟。另一方面,当涉案人员存在合法合理的原因而无法准时到达庭审现场时,例如突发疾病或遭遇交通意外,这也将对庭审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开庭日期的推迟。此外,倘若关键证人因故无法按期出席,为了确保案件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审理,我们必须重新安排庭审时间,这同样可能导致开庭日期的延后。
    2024-10-13 1126次阅读
  • 2024.08.26 4905次阅读
  • 31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办案流程最新文章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