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累犯是否能取保候审的规定
对于累犯的案件,通常情况下是无法获得取保候审批准的。这主要是因为累犯所涉及到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大,并不符合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众所周知,取保候审在大多数情况下适用于那些犯罪情节较为轻微,并且可能会被判处较低刑期的罪犯,同时这些罪行也被认为不会给社会带来太高的危险性。而累犯之所以被定性为“不可取保候审”,就是因为他们曾经有过犯罪记录,这种历史犯罪行为表明他们可能难以得到彻底的改造,从而导致社会危险性居高不下。
二、累犯能否适用缓刑有怎样的法律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累犯不适用缓刑。
缓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需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
而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特别累犯是指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累犯人身危险性较大,不符合缓刑适用中“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这一关键条件,基于刑罚的严肃性和预防犯罪的目的,法律明确规定累犯不适用缓刑。
三、累犯能否适用缓刑有怎样的法律依据
累犯不能适用缓刑,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缓刑的适用需要考虑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再犯罪风险等因素,目的是给予符合条件的罪犯一定考验期,促进其改造回归社会。而累犯是指因犯罪被判处一定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累犯主观恶性较大,人身危险性高,表明其并未通过之前的刑罚改造而产生较好悔悟,再犯可能性大,不符合缓刑适用条件。所以,法律明确规定对累犯不适用缓刑。
在探讨累犯是否能取保候审的规定时,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通常累犯被认定为社会危险性较大,一般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存在特殊情况。比如,如果累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情形,也有获得取保候审的可能。而且,即便符合条件,具体的申请流程和相关手续也较为复杂。要是您对累犯取保候审的特殊情形判断、申请流程等问题还有疑问,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