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标准 > 工伤出院休养期间工资怎么算

工伤出院休养期间工资怎么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1.24 · 1553人看过
导读:停工留薪期内,工伤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一般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或特殊经确认可延长不超12个月。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原待遇享伤残待遇,期满继续治疗可享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需护理的由单位负责。未依法缴费的,工伤保险待遇由单位支付,单位不支付则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
工伤出院休养期间工资怎么算

一、工伤出院休养期间工资怎么算

停工留薪期里头,工伤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那可是丝毫不变的,就这么一直保持着,并且是由他们所在的单位每个月按时支付给他们。

一般来说,停工留薪期不会超过12个月。

要是伤情特别严重,或者情况比较特殊,经过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之后,是可以适当把这个期限给延长一些的,不过延长的时间也不能超过12个月。

等工伤职工评定完伤残等级,那就得把原来的待遇给停掉,然后按照这一章的相关规定去享受伤残待遇。

要是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之后还需要继续治疗,那他们就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要是有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那这护理的事儿就由所在单位来负责。

要是用人单位没有按照规定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然后发生了工伤事故,那所有的工伤保险待遇就得由用人单位来支付。

要是用人单位就是不支付,那也没关系,会从工伤保险基金里面先把钱给支付了。

二、工伤休养期护理费赔偿如何确定

工伤休养期护理费等赔偿确定方式如下:

护理费: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评定伤残等级后,需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其他赔偿:

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特殊可延长。

医疗费: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需注意,要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依鉴定结果主张相应赔偿。

三、工伤休养期间单位不发工资合法吗

工伤休养期间单位不发工资是不合法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所以,单位应依法在工伤职工休养的停工留薪期内按时足额发放工资。若单位不履行该义务,工伤职工可以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探讨工伤出院休养期间工资怎么算这一问题时,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比如工伤职工在休养期间的福利待遇是否会发生变化,按照法律规定,原福利待遇是保持不变的。另外,若休养时间较长影响到后续劳动能力,该如何处理?劳动能力鉴定对于工伤职工后续的权益保障至关重要。倘若你对工伤出院休养期间工资计算的具体标准、福利待遇保障,或者劳动能力鉴定等方面存在疑问,无需烦恼,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工伤赔偿标准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工伤赔偿标准最新文章

遇到工伤赔偿标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