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赠与属于什么民事法律行为
赠与作为一种无偿性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法律范畴内被定义为赠与人自愿地将自身的财产无偿转让给受赠人,且受赠人对此表示同意的行为。
此种行为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它是一种无偿的行为,即赠与人并不期望从受赠人那里得到任何形式的回报或补偿;
其次,赠与行为通常是一种诺成性的法律行为,也就是说,只要赠与人与受赠人就赠与事宜达成了一致的意见,那么赠与合同便会自动生效;
最后,赠与行为也是一种单务性的法律行为,这意味着赠与人需要承担向受赠人交付赠与财产的责任,然而受赠人却无需承担任何对等的义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赠与行为并非毫无限制,而是受到一些特定条件的约束。
例如,赠与人在财产实际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对于那些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性质,或者已经过公证的赠与,则不能撤销。
此外,如果出现了法定的特殊情况,例如赠与人的合法权益遭受到了严重的侵犯,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的合法权益遭受到了严重的侵犯等等,赠与人同样有权行使撤销权。
二、赠与行为在法律上有哪些生效条件
赠与行为生效需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主体合格。赠与人与受赠人应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比如,未成年人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不相符的赠与可能无效,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能独立有效地实施赠与。
其次,意思表示真实。赠与人是出于真实意愿将财产给予受赠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违背其本意的情况。若因受胁迫而作出赠与表示,该赠与行为可被撤销。
再者,内容合法。赠与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最后,形式符合规定。对于一些特殊财产的赠与,如不动产,通常需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动产一般交付即生效。符合上述条件,赠与行为才在法律上有效成立。
三、赠与行为在法律上有哪些特殊规定
赠与行为在法律上有如下特殊规定:
首先,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一般而言,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这是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但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除外。
其次,若赠与的财产有瑕疵,赠与人原则上不承担责任,但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
再者,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法定撤销权。
当探讨赠与属于什么民事法律行为时,我们知道它是一种常见的无偿民事法律行为。不过除此之外,围绕赠与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要点。例如,赠与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撤销,尤其是一些附条件的赠与,条件未达成时赠与人能否收回赠与物。另外,赠与财产交付后出现质量问题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和赠与属于什么民事法律行为紧密相关的拓展问题。要是你对赠与行为的撤销情形、赠与财产交付后的相关事宜等存在疑问,欢迎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详尽的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