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捏造事实构成什么罪

捏造事实构成什么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1.24 · 1958人看过
导读:捏造误导性事实视定性、目的及社会影响程度,可能涉及多种犯罪。蓄意编造虚假情况向公安机关无端指控他人,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通过信息技术散布不实言论恶意抹黑他人,严重时会被认定为诽谤罪;刑事审判中相关人员故意作伪证可能犯伪证罪;特定民事活动中恶意捏造致他人权益受损要担民事赔偿责任。
捏造事实构成什么罪

一、捏造事实构成什么罪

捏造误导性事实的行为,视其定性、目的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可能涉及到多种类型的犯罪

举例来说,若有人蓄意编造虚假情况,向公安机关进行无端指控,企图以法律手段将他人置于刑事调查之下,那么这种行为便很可能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诬告陷害罪

而当这类行为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移动设备等途径来散布不实言论、恶意抹黑他人时,如果达到足够严重的程度,则会被认定为诽谤罪

同时,在刑事审判程序中,核对案件事实经过的证人、负责鉴定人员、记录员以及翻译专家们,如果故意作虚伪陈述,隐匿关键证据或制造假象,用意在于加害被告或掩盖有罪证据,那么他们将可能犯下伪证罪

此外,在涉及特定民事领域内的活动中,如果有人恶意捏造不实情况,导致受害方受到实质性的权益侵害,那么他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二、捏造事实与虚假诉讼罪有何关联

捏造事实是虚假诉讼罪的关键行为要素。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捏造事实”在此罪中有特定内涵。它主要指无中生有地虚构民事法律关系和事实,或者对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和事实进行篡改、歪曲,使其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例如虚构借贷关系伪造合同等行为。

行为人通过捏造事实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意图骗取法院裁判文书来获取非法利益或损害他人权益,达到妨害司法秩序的程度(如导致法院错误立案、审理等),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如使他人财产受损等),就可能构成虚假诉讼罪。需注意,实践中对捏造事实的认定和虚假诉讼罪的判定要依据具体证据和法律规定综合考量。

三、捏造事实与诽谤罪之间有何关联

捏造事实是构成诽谤罪的重要行为方式之一,但并非所有捏造事实的行为都构成诽谤罪。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中,“捏造事实”是基础行为,即无中生有、编造虚假情况。然而,仅有捏造事实还不够,还需将其散布出去,让不特定多数人知晓。并且,这种行为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比如造成他人精神严重痛苦、名誉严重受损,引发社会不良影响,导致他人工作、生活等方面遭受重大不利等。

若只是偶尔私下捏造事实说给一两个人听,未造成较大影响,一般不构成诽谤罪,多属于民事侵权名誉权纠纷。只有同时满足捏造、散布、情节严重这些要素,才会触犯诽谤罪,受害者可通过刑事自诉维护权益。

当探讨捏造事实构成什么罪时,我们会发现其背后还有诸多关联要点。捏造事实不仅可能构成诽谤罪,情节严重的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还可能构成虚假诉讼罪。另外,在刑事诉讼中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则构成诬告陷害罪。要是你对捏造事实构成犯罪的具体认定标准、不同罪名量刑细节等还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法律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