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罪成立后能取保候审吗
在诈骗罪被判为既遂后,是否可以申请取保候审需依据诸多元素进行全面评判。
一般的情况下,取保候审政策适用于犯罪情节相对轻微且社会危害程度较低的犯罪嫌疑人士或被告人。
若诈骗犯罪嫌疑人满足如下某些条件,那么其获得取保候审批准的概率将有所提升:例如,可能面临管制、拘役或是独立实施附加刑的法律惩罚;
或者可能会遭受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是采用取保候审方式则不会对社会产生威胁;
另外,若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怀有身孕或正处在哺乳期内的妇女,采用取保候审也不对社会构成威胁;
而对于羁押期限即将期满,又未完成定罪量刑,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案件,这类情况也属于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
然而,如若犯罪情节恶劣、累犯者、犯罪团伙的主犯等人,取保候审获得审批的机会便比较渺茫。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案情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实际状况进行综合考虑与评估,才能最终决定是否给予取保候审的许可。
二、诈骗罪若退赃能否争取从轻判决
在诈骗罪中,退赃是可以争取从轻判决的重要情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分子如果在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且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或者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形,可根据刑法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即便不符合上述情形,积极退赃也属于酌定从轻处罚情节。
犯罪嫌疑人主动退赃,表明其有一定的悔罪表现,减少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量犯罪事实、犯罪情节、危害后果以及退赃情况等多方面因素,酌情对被告人从轻处罚。所以,若涉及诈骗罪,积极退赃是对争取从轻判决十分有利的举措。
三、诈骗罪获刑后能否申请假释
诈骗罪获刑后,若符合假释条件,可以申请假释。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不过,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所以,诈骗罪获刑人员,只要不属于不得假释的情形,且满足假释的实质条件和刑期条件,就可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法院审理后裁定是否予以假释。
当探讨诈骗罪成立后能否取保候审这一问题时,我们会发现与之紧密相关的拓展问题不少。比如即便满足取保候审条件成功取保,后续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取保候审的措施是否会根据案情变化而被变更,像转为逮捕等情况。另外,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需要严格遵守诸多规定,一旦违反又将面临怎样的后果。要是你对诈骗罪成立后的取保候审条件、变更情况以及违反规定的后果等还有诸多疑问,别让困惑一直困扰你,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