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签合同辞退孕妇违法吗
未签署合同即解除对处于孕期妇女的雇佣关系乃是一种非法的行为。
在怀孕这段特殊时期内,劳动者应被允许自由选择是否继续为所在的用人单位工作,而用人单位也不应以任何借口未经同意擅自决定终止或解除与怀孕妇女的雇佣关系。
即便双方并未正式缔结书面的劳动契约,然而只要有实际发生的劳动事实存在,那么无论是何种情况下,孕期妇女的合法权益均应当得到了充分、及时且有效的法律保护。
用人单位的此类行为无疑是对孕期妇女劳动权益的严重侵犯和伤害。
二、未签合同辞退孕妇应怎样赔偿
未签合同辞退孕妇涉及多个法律要点及赔偿问题:
首先,未签合同方面,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计算时长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最多支付11个月。
其次,辞退孕妇问题,若属于违法辞退,用人单位需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孕妇可先与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三、未签合同辞退孕妇应如何补偿
未签合同辞退孕妇涉及多项法律责任与补偿。
首先,未签书面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从用工次月起至满一年的前一日,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其次,辞退孕妇方面,若孕妇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过错情形,用人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应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此外,还可能涉及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工资、生育津贴等费用补偿。孕妇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条、工作证等,通过协商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当探讨没签合同辞退孕妇违法吗这一问题时,还有不少相关要点值得关注。没签合同辞退孕妇若被认定违法,孕妇不仅能主张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回岗位工作,还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另外,若用人单位执意解除,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孕妇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是按孕妇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计算。要是你对没签合同辞退孕妇的赔偿标准、双倍工资计算方式等仍有疑问,别再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