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判决书下来了是不是就结案了
通常而言,刑事判决书的出具并非标志着全案尘埃落定。
当刑事判决宣告生效之后,对被判定须负刑责的被告方来说,仍须执行所判决的刑期,包含关押于监狱服刑或参加社区矫正等各种方式。
若判决内容附带有财产性刑罚,例如罚金、没收财产等具体执行内容,亦需要持续跟踪处理。
另外,倘若被告方对判决结果持有异议而提出上诉,抑或是检察机关认为判决存在错误而发起抗诉,则该案件将进入二审审理流程。
更为复杂的是,若在后续过程中发现新的犯罪事实或证据足以影响原判的定罪与量刑,甚至可能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展开再审。
总的来说,刑事判决书的颁发仅为整个司法程序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性成果,然而在特定情境下,后续工作仍将持续推进,直至所有法定程序及执行事项均得以妥善完成,方可视为真正意义上的结案。
二、刑事判决书下达后还能上诉改判吗
在刑事判决书下达后,是有可能上诉改判的。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上诉后能否改判,要依据具体情形判断。如果一审判决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会依法改判。比如,一审对关键证据认定有误,导致事实不清,二审法院在查明新事实后可能改判;若一审适用法律错误,如罪名认定错误,二审也会纠正改判;还有量刑明显过重或过轻的情况,二审也有权调整。不过,如果一审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二审会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上诉期一般为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
三、刑事判决书下达后还能上诉吗
在刑事判决书下达后,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上诉是有时限要求的,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只要在上述规定的期限内依法提起上诉,上级法院就会受理并启动二审程序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
当我们探讨刑事判决书下来了是不是就结案了这一问题时,要知道多数情况下判决生效意味着案件基本结束,但还有一些后续要点需关注。比如在判决执行阶段,如果罪犯对判决有异议,仍存在申诉的可能,申诉的合理与否会影响案件是否有新进展。另外,若涉及附带民事诉讼,即便刑事判决已下,民事赔偿的执行环节若出现问题,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结案。要是你对刑事判决书下达后的申诉流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等相关问题存在疑惑,不用烦恼,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