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诈骗的货物被买到的后果有哪些

诈骗的货物被买到的后果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1.22 · 1966人看过
导读:购买通过诈骗获取的货物会有法律后果。民事层面,若不符合善意取得条件,货物真实所有者可追回,购买者可能有经济损失;刑事领域,明知是诈骗所得而购买,主观有明知意识、客观实施窝藏等掩饰隐瞒行为,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罪。所以购买货物务必确保来源合法,避免法律风险。
诈骗的货物被买到的后果有哪些

一、诈骗的货物被买到的后果有哪些

若购买到通过诈骗获取的货物,将会面临诸多法律后果。从民事层面来讲,货物的真实所有者具备追回货物的权利,购买者或许会遭受经济方面的损失,并且难以主张自身是善意取得(倘若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法定条件,像未支付合理对价等情况)。在刑事领域,倘若购买者清楚知晓是诈骗所得而去购买,便有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这需要在主观上有明知的意识,在客观上实施了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式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因此,在购买货物时,一定要确保货物的来源是合法合规的,以避免卷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之中。

二、买到诈骗货物该承担怎样法律责任

若买到诈骗货物,需区分不同情况确定法律责任:

不知情且支付合理对价:依据《民法典善意取得制度,若买受人不知道货物系诈骗所得,以合理价格受让,且动产已交付、不动产已登记,买受人取得该物所有权,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原所有权人有权向诈骗人追偿。

明知是诈骗货物而购买:此行为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根据《刑法》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调查,以确定自身责任。

三、买到诈骗货物需承担法律责任吗

如果确实不知所购买的货物是诈骗所得,一般无需承担刑事责任。在民法层面,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该买卖合同可能因存在欺诈可撤销事由,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但如果明知是诈骗货物而购买,则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此罪要求主观上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一旦构成此罪,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以关键在于是否明知货物来源为诈骗。

当探讨诈骗的货物被买到的后果有哪些时,我们会发现后续情况较为复杂。买到诈骗货物,首先面临货物可能被依法追缴的情况,毕竟其来源不合法,这可能让购买者遭受经济损失。而且,若购买者在知晓货物是诈骗所得的情况下仍进行交易,还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法律风险。要是对买到诈骗货物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是否需承担法律责任等相关问题存在疑问,不要迷茫,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提供详细解答与指导。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