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订立 > 法律规定的定金是多少

法律规定的定金是多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1.21 · 1808人看过
导读:定金数额由当事人自行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出部分不产生定金效力。如主合同标的100万,定金最多20万。实际交付定金与约定不符时,视为变更约定,以实际交付为准。给付定金方违约无权要回定金,收受方违约需双倍返还。签订合同要注意这些定金规定。
法律规定的定金是多少

一、法律规定的定金是多少

定金的数额,那可是由当事人自己去约定的。

不过,有个规定,它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要是超过了这20%的部分,就不会产生定金的效力。

就好比说主合同标的额是100万元,那定金最多也就是20万元。

要是约定的定金是30万元,那超过的10万元就没有定金的那种性质。

要是实际交付的定金是15万元,这就相当于双方把约定给变更,定金的数额就以15万元为准。

合同履行的过程当中,如果是给付定金的那一方没有履行约定的债务,那他就没有权利要求把定金给要回去;

而要是收受定金的那一方没有履行约定的债务,就应该双倍返还定金。

这就是关于定金的一些规定,大家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可得注意,可别弄错。

二、法律规定的结果加重犯有哪些

结果加重犯指的是法律所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因为出现了严重的结果,从而使其法定刑得以加重。

较为常见的结果加重犯有以下这些:

其一,故意伤害罪导致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情况。

在实施故意伤害行为时,若致使被害人出现重伤或死亡的结果,那么就会对其进行加重处罚

其二,强奸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情形。

当强奸行为使得被害人重伤或死亡时,会处以更重的刑罚

其三,非法拘禁罪造成被害人重伤或死亡的情况。

非法拘禁行为导致被害人重伤或死亡时,刑罚会相应地加重。

其四,抢劫罪在过程中致使被害人重伤或死亡的,按照法律规定要依法加重处罚。

这些只是部分结果加重犯的情形,不同的犯罪在具体的法律规定方面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适用必须依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法律条文来确定。

三、法律规定的违约责任是多少年

关于违约责任的时效性之规定,并不是以一固定的年份为单位进行衡量,而应依据特定的法律关系以及所适用的法律条款进行明确。

在一般的合同纠纷案件中,若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保护民事权益的诉讼,则该诉讼时效期间通常设定为三年。

然而,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法律对此另有特殊规定的,则应按照相应的规定执行。

例如,对于涉及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及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的诉讼或仲裁,其时效期间则被设定为四年。

另外,倘若当事人之间已经就违约责任的履行期限达成了共识,那么便应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时效;

反之,若双方未曾约定履行期限,则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债务人均可随时履行义务,而债权人亦有权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但在此过程中,应当给予对方充分的准备时间。

总而言之,违约责任的时效性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判断。

在了解法律规定的定金是多少之后,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定金与预付款的区别,预付款是预先支付的部分款项,不具备定金的担保性质,而定金有惩罚性,若给付定金方违约,无权要求返还;收受方违约,则需双倍返还。还有定金合同的生效条件也很重要,它要求实际交付定金才生效。如果您在定金相关问题上,如定金退还的具体情形、定金数额的特殊约定等还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合同订立相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购房定金上限不得高于主合同标的额的20%,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公平原则。定金是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方式,用于保障债务履行,金额由双方协商确定,不超过规定上限。
    2024-09-11 840次阅读
  • 2024.05.25 1416次阅读
  • 购房定金在法律上旨在确保债务的全面履行。双方当事人在协商时,可自愿约定由一方先行支付一定金额作为担保,以此确保债务的顺利实现。这种定金制度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与效率,也为购房者提供了法律保障。
    2024-09-12 1191次阅读
  • 2024.05.26 2210次阅读
  • 定金的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2024-05-12 1153次阅读
  • 2024.02.20 3980次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购房定金的最高额度,即不得超出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定金乃指当事人双方为了确保债务得以履行而自愿达成的一种担保协议,通常情况下,定金的金额应由当事人双方事先商议确定,但其总额度必须控制在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以内。
    2024-09-11 1105次阅读
  • 2024.09.05 16103次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在合同中约定支付定金作为债权担保,定金合同在实际交付时生效,定金数额可协商确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20%。交付金额与约定不符时视作变更。依据第五百八十七条,债务人依约履行时,定金可抵扣价款或退还;违约情况下,违约方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2024-09-11 839次阅读
  • 2024.05.22 110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订立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订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