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证据什么时候提交
在民事诉讼里,通常得在举证期限内把证据提交上去。
举证期限要么由法院来指定,要么由当事人协商好后经法院准许。
一般来讲,简易程序的举证期限通常不能超过十五天,普通程序的举证期限不能少于三十天。
要是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实遇到困难,能够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前向法院申请延长。
要是因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超过了规定时间才提供证据,这个证据或许就不会被采纳,不过要是对方当事人同意进行质证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另外,新的证据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随时提交,像一审庭审结束之后新发现的那些证据等。
总之,当事人一定要严格按照举证期限的规定来做,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证据在诉讼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民事案件证人不愿意作证怎么办
当证人不愿意作证时,首先要去了解他们不愿意作证的缘由。
要是因为害怕对方进行报复之类的原因,就可以给他们讲讲作伪证所面临的法律后果,以此来鼓励他们克服困难。
要是证人确实存在合理的困难而无法出庭,那就可以申请法院按照法律规定去进行调查取证,或者通过视频等方式让他们作证。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凡是对案件情况有所了解的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出庭作证。
如果证人因为健康方面的原因不能出庭,在经过人民法院的许可后,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等材料的。
不过,法院在对待证人证言的时候会进行严格的审查,目的是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关联性。
总之,要想尽办法促使证人履行作证的义务,从而保障民事案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审理。
三、民事案件证人不出庭作证行吗
通常来讲,民事案件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证人出庭有利于法庭弄清楚案件的真实情况,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但凡知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出庭作证。
要是证人确实有正当的缘由不能出庭,经过人民法院的准许,能够通过提交书面证言等方式来作证。
不过,证人不出庭有可能会对证据的效力以及案件的审理产生影响。
对方当事人可能会对书面证言的真实性等方面提出疑问。
因此,在民事案件中,证人应尽可能出庭作证,以此来保证司法程序的公正以及案件审理的准确。
要是证人不出庭,就需要有合理的理由并且经过法院的准许,而且书面证言等证据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要求。
当我们明确民事案件证据什么时候提交这个问题后,还需关注与之相关的一些要点。比如证据提交的具体形式要求,不同类型的证据如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在提交时都有相应规范,若形式不符合要求,可能不被法庭采纳。另外,逾期提交证据的后果也很重要,在某些情况下,逾期提交可能会面临证据不被接纳或者受到法庭训诫、罚款等处罚。要是你对民事案件证据提交的形式规范、逾期后果等还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