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属于什么行为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属于什么行为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1.03 · 1429人看过
导读:用人单位违背劳动合同规定属于违约行为,形式多样,如不支付报酬、不提供劳动保护、擅改合同内容等,这对劳动者有直接不利影响且会引发法律风险。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履约或承担赔偿、支付违约金责任,严重损害利益时可解除合同并要经济补偿,劳动者应注重保存证据以维权。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属于什么行为

一、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属于什么行为

若用人单位违背劳动合同规定,无疑是构成了违约行为。

这样的违规事件存在多样化的形式,例如未能依照预先的合同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以及未能依法履行提供有效的劳动保护措施、未经授权擅自更改劳动合同内容等等。

这类违约行为不仅会对劳动者造成直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法律责任风险。

然而,劳动者仍然享有权利来促使用人单位继续履行保持原状的合同义务,或者承担起由此产生的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法定责任。

尤其当用人单位的违约程度已经严重损及到了劳动者的利益时,劳动者甚至能选择行使法律赋予的解除劳动合同权,并且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进一步支付经济补偿金

对于法律实践中的处理方式,需要根据现有合同条款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综合分析评估。

因此,当劳动者遭遇此类情况时,应格外注重整理保存相关的证据材料,例如确切的工资结算单据、详细的工作任务安排记录等,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可以辞职

在遇到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劳动者能否选择辞职?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企业违法了劳动法律法规,即使如此,员工仍然不得随意地宣布终止与公司之间的雇佣关系

但是,假设所有条件符合相关法律要求的前提下,员工仅需提前一个月向其用人单位发出书面通知即可结束与该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员工若想提前30日提交离职申请,无需获得用人单位的任何批准,便可正式离开工作岗位。

值得指出的是,员工在试用期内如果决定离职,只需提前3日以书面形式告知用人单位,这时,用人单位有责任及时结清并支付工资,并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您可依据上述条款,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只要向单位发出通知就可以走人了。

收起更多

三、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赔偿标准是什么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其补偿标准如何确立? 通常情况下,对于雇佣关系结束后的赔偿计算方式是依据员工在公司所服务年限来确定具体金额,即每工作满一年便可获得一个月的相应薪酬作为补偿。

若服务期未达到一整年且已超过半年,则同等视为一年,可以获得一个月的薪酬补偿;反之,如服务期仅持续不足六个月,同样可以获得半个月的薪酬补偿。

然而,若因公司的不当解职行为导致了合同提前终止,赔偿标准则需要翻倍。

但是,无论何种情况,补偿总额都不应超过过去12个月内所领取的薪资总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在探讨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属于什么行为时,我们知道这是一种违背契约精神的行为,会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种行为可能包括未按时支付工资、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不提供约定的劳动条件等。与之相关的,劳动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是一个重要的拓展问题。劳动者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另外,在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后,劳动者是否能要求额外的补偿也是一个紧密相关的问题。如果您对这些问题,比如在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后自己应得的补偿数额、维护权益的具体流程等仍存在疑问,欢迎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