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者逃逸后又自首可以减刑多少天
当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逃离现场,然而过后却选择投案自首时,法院在判刑过程中会倾向于给予其从轻或减轻处罚,但是针对具体能减少的惩罚天数并不能够简单地一概而论,这需要全盘考虑到整个案件的多个具体因素,例如所发生事故所带来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程度,以及肇事者主观上是否存在恶意犯罪等。
通常而言,自首行为被视为法定的从轻处罚情节之一,然而具体的减轻幅度则将由法官依据案件的整体情况进行裁定。
二、肇事者逃逸胜诉司机没钱怎么办
肇事者逃逸案件胜诉后,司机因财务状况无法履行法律责任怎么办?
若致害方为肇事逃逸者且暂无法承担相应赔付责任时,先行遭受侵害的被害人可向其所投保的机动车交通强制保险机构提出赔偿申请。
若经过保险理赔后,仍存在赔偿缺口时,被害人有权与肇事逃逸者商定分期履行或延迟支付相关款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肇事者逃逸保险公司就可以不赔吗
肇事者逃逸后,保险公司是否有权拒绝赔偿?
关于肇事逃逸的司机所投保的保险是否能够进行理赔,具体结果往往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常来说,以下不同类别的险种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赔付结果:
首先,如果涉案车辆参与的是交通强制责任险,那么即使司机在事故中逃逸,保险公司仍将被迫对受害方进行理赔;
然而,若是第三者商业保险,发生诸如肇事逃逸这样的情况,保险企业则可能会拒绝赔偿。
此外,依据相关法规的规定,一旦某一方当事人存在过失行为,导致了道路交通事故,那么该当事人便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而其他相关方当事人则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1)若有一方当事人故意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他方无过错的,此当事人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他方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2)由于一方当事人的疏忽或过错而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其他方当事人无违规行为的,则由犯错方当事人独自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3)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当事人因逃逸而改变现场状况、毁损证据,且公安交管部门无法确认事故真实情况的,逃逸方当事人需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4)若当事人蓄意破坏、伪造现场并销毁证据,他们同样需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5)当驾驶机动车发生与本车利益相关的交通事故时,当事人若不及早停车、保护现场,从而使交通事故责任难以区分的,就必须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6)当事人若具备上报事故却未上报或是未能及时上报事故,使得交通事故责任无法明确的,也需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7)当各方都没有错误导致交通事故的情况下,这被视为交通意外事故,各方都无需承担责任。
总的来说,肇事逃逸司机的保险是否能获得理赔,需要结合实际上进行判断。
对于交通强制责任险来说,鉴于其强制性特征,保险公司必须给予赔偿。
但当涉及到交通事故及其法律后果时,相应的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交通事故发生后存在逃逸等法定情形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一条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
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及时通知,致使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难以确定的,保险人对无法确定的部分,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保险人通过其他途径已经及时知道或者应当及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的除外。
在探讨肇事者逃逸后又自首可以减刑多少天这个问题时,我们要明确这其中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一方面,自首的及时性对减刑有着关键作用,越早自首往往在量刑时会更有利。另一方面,逃逸造成的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也会左右减刑幅度,比如是否因为逃逸导致伤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加重伤情等。除了减刑天数,还有其他与之相关的问题值得关注,像自首后的具体司法流程是怎样的,以及受害者家属对肇事者自首行为的态度是否会影响量刑等。如果您对肇事者逃逸后自首涉及的法律量刑、司法流程等仍有疑问,欢迎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