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驾被起诉的条件是什么标准
在我国,酒后驾车被移送法院审理之关键性前提,即驾驶员血液内酒精浓度是否达标或超标。
通常情况下,如驾驶员体内单次酒精浓度含量大于或等同于80毫克每百毫升,即可被判定为醉酒驾驶,进而有可能面临法律诉讼。
二、醉驾被起诉了还要拘留吗
因醉驾被诉后是否仍需拘留?
因涉及醉酒驾驶并已接受检察机关的起诉指控,故已无需再进行拘留。
拘留这一刑事强制措施,仅适用于侦查机构在侦查过程中所必需的时候。
当案件经过侦查阶段并顺利移交至检察机关进行起诉时,检察机关有责任根据具体情况将拘留措施转换为取保候审或是逮捕等方式来继续对有关人员的羁押。
值得注意的是,刑事拘留这一手段,只能由侦查机构依法行使,公诉机关以及审判机关均不得擅自使用。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三、醉驾被起诉法院怎么判的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若有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时处于酗酒状态,则可能面临刑事制裁,即监禁和罚款。
而具体的量刑轻重,则需根据案情实际情况作出判定,其中包括醉酒程度、行车状况及是否涉及导致交通事故等多方面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当我们了解醉驾被起诉的条件是什么标准后,还需要知道与之紧密相关的其他问题。例如醉驾被起诉后可能面临的刑罚标准,这直接关系到违法者会受到怎样的法律惩处。还有醉驾被起诉过程中的证据要求,哪些证据对起诉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这些问题都与醉驾被起诉的条件相互关联。如果您或者身边的人正面临醉驾相关的困扰,或者对醉驾起诉后的法律程序、处罚细则等存在疑问,不要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的法律人士将为您解答一切疑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