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劳动合同找谁开
原则上讲,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应由雇主方(即用人单位)独立开具。
在任何情况下,用人单位都必须保证在与员工达成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及时向其提供有关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正式证明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需在法律规定的15个工作日内,积极主动地为该名员工办理好个人档案以及社会保障关系的相关转移手续。
二、解除劳动合同医疗保险
解除劳动合约后医疗保险处理办法
若需参加当年度的居民医保,您可以前往您所在地区的社会保障分配中心,提交相关申请和办理参保手续。
自成功完成缴费之日起,您将享有整年的居民医保权益;
同时在接下来的下个年度的申报缴费期间,您仍有机会重新办理居民医保的参保以及缴费手续。
请特别注意,对于失业人员而言,一旦正式参保后就必须按照约定及时足额地交纳医疗保险费用,一旦出现停缴情况则立即停止医疗费用的支付权益。
而在后续的连续缴费过程中,也必须补交之前所欠发的医疗保险费用部分,且在此期间所产生的医疗服务费用将不被允许进行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三、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
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标准规定
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赔偿金工资标准的具体计算方法及其依据,内容如下:
(一)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协议解除者,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为劳动者工作年限乘以其月平均工资(若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时间超过十二年,则按十二年来计);
2、因患病或非因公负伤而解除劳动关系者,经济补偿金额亦为员工工作年限乘以其月工资,另需支付一定的医疗补助费用(治疗期少于六个月的,提供不低于六个月的工资作为医疗补助费用;如病情严重,增加百分之五十;如属绝症患者,则追加百分之百);
3、对于无法胜任现岗位职责者,经济补偿金额依然是劳动者工作年限与月工资的乘积(如在此单位的累计工作年限超过十二年,则按照十二年来计);
4、在诸多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可获经济补偿金以作补偿;
5、经济性裁员时,用人单位也应按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6、倘若用人单位未能按时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有权要求其补发原来已拖欠的部分款项,同时还可以追索额外经济补偿金(即原经济补偿金的百分之五十)。
(二)用人单位没有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以寻求用人单位予以赔偿,赔偿公式为(经济补偿金总额×n=劳动者工作年限×月平均工资×(1+50%)×n)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在了解解除劳动合同找谁开之后,我们还需清楚一些相关的重要事项。比如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引发劳动纠纷。而且解除劳动合同涉及到一系列后续事务,像工资结算、经济补偿的支付等问题。如果是公司方解除合同,还可能涉及到员工的失业保险金领取等情况。这些事务往往都需要准确的处理。你是否正在面临解除劳动合同的困扰,或者对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系列权益和事务有疑问?如果有,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 “立即咨询” 按钮,专业的法律人士将为你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