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时财产分割原则是什么
关于离婚时财产分割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恪守男女平等的原则,即在家庭财产的划分上,每一位配偶都应该拥有同等的权益;第二,兼顾到子女及女性的特殊权益原则,在进行财产分配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以及女性在婚姻关系中所处的实际状况;第三,有利于生产发展与生活便利的原则,这是为了确保家庭财产能够得到最佳的资源配置和合理使用,使每位家庭成员都能享受到生活的便捷性;最后,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相关方的利益原则,以保证财产分割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离婚时财产怎么分配
离婚案件中财产是如何进行分割的
依据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相关规定,对于涉及离婚事宜的夫妻共同财产,其具体的分割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双方协议分割。
即由夫妻双方就财产分割问题进行协商,遵循自愿原则对共有财产进行分配,可以将财产平均分配,或者交给其中任何一方所有,亦或是做出其他的诸如遗赠给子女的决定等等。
其次,如果经过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话,则需要提交至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裁判。
在此过程中,人民法院需始终立足于维护妻子及子女的合法权益以及照顾到无过失方的立场,同时尽最大可能地确保各方利益不受损失或减少损害。
具体而言,法院在裁决案件时,需遵守如下三大原则:尽量保障财产的实际价值和运用效能;公平合理地处理财产,比如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考虑均等分割的原则;对于夫妻中的某一方,假设是因为考虑到家庭而放弃自身事业加入了另一方所组建的共同企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其入伙的财产可以被判给这个人拥有,但具体分割时,获得财产的一方应对另一方给予相当于入伙财产一半价值的补偿。
最后,对于那些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生产资料,可以考虑将其分配给具备经营条件和能力的一方,同样,在这种情况下,获得这些生产资料的一方也应当对另一方给予相当于该财产一半价值的补偿。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三、离婚时财产分割法院怎么判
在夫妻双方离婚过程中,若关于财产分配事宜无法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则需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之法律规定,依据财产实况作出裁判裁定。
法院关于财产划分角度将会立足于法律精神,依循尊重及保护子女利益、女性合法身份地位以及无辜一方权益的基本原则。
也就是说,法院在作出裁定时会对各方实际投入情况、经济能力、照看孩子的义务尽职情况等诸多要素进行全面考虑,并应遵循绝对公正公平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了解离婚时财产分割原则是什么是处理离婚事务的重要一步。然而,这仅仅是离婚相关法律问题的一部分。在离婚过程中,除了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的归属也是一个关键问题。财产分割情况可能会对抚养权的判定产生一定影响,比如稳定的经济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保障是抚养权判定的考量因素之一。另外,财产分割完成后,如何保障自己应得财产顺利过户、交接等执行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您正在经历离婚或者担心未来可能面临的离婚相关法律问题,无论是财产分割原则的深入理解,还是与之相关的抚养权争夺、财产分割执行等问题有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