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案二审判决后立即执行吗
劳动仲裁案的二审判决那可不是一判完就立马执行。
二审判决可是终审判决,等判决正式生效之后,如果败诉方没在判决规定的那个时间段里履行自己的义务,那胜诉方就可以向法院去申请强制执行。
一般来说,生效判决从送达给当事人的那天起,再经过法定的上诉期限,如果双方都没提起上诉,那这个判决就生效。
不过,这里要特别注意,如果判决书中明确写了履行的期限,那败诉方就得在这个期限内把事儿给办了。
当要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可得把生效的法律文书以及自己的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都准备齐全。
法院受理了申请之后,就会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执行措施。
比如说会去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然后把他们的存款给冻结起来,要是需要的话还会直接划拨走。
也会查封被执行人的财产,把那些东西给扣押住,要是情况合适,还会对这些财产进行拍卖或者变卖,总之就是想尽办法让胜诉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二、劳动仲裁案件在哪个法院执行
劳动仲裁裁决在何地法院予以执行
关于劳动仲裁裁定之执行法院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为被执行人居所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或为被执行之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在与雇主产生劳资纠纷之际,需由当事人首先启动劳动仲裁程序,同时须向劳动仲裁机构递交书面申请以提出申诉诉求。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三、劳动仲裁案件律师费收费标准有哪些
劳动仲裁案件律师费的收取标准是什么
关于各类财产案件的诉讼费接纳标准以及分段计收方式,依照当事人所提出的赔偿金额或价格总额进行计算和累计:首先,如涉及到的赔付金不足1万元时,每个案件需缴纳50元作为诉讼受理费用;当索赔金额介于1万元与10万元之间时,则按2.5%的比例收取诉讼费用;对于金额在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案件,其诉讼费用标准为2%;而当索赔金额达到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范围内时,需按照1.5%的比例来交付诉讼费用;接下来是50万元至上百万元的索赔金额范围内,需要按照1%的比例来支付诉讼费用;最后,当索赔金额突破百万元并达到了200万元以上的大额案件,此时所需支付的诉讼费用将参照0.9%的标准执行。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
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
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
(四)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
(六)当事人提出案件管辖权异议,异议不成立的,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六)项规定的幅度内制定具体交纳标准。
在探讨劳动仲裁案二审判决后立即执行吗这一问题时,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但这其中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例如,若一方有合理的理由申请再审,在再审审查期间,可能会对执行产生影响。还有,如果判决中涉及的履行内容存在执行困难,如企业资金紧张无法立刻支付赔偿款,可能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来解决执行问题。如果您正面临劳动仲裁二审判决后的执行相关困扰,例如担心判决不能有效执行或者对执行的流程、可能遇到的阻碍等存在疑问,那么不要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我们的专业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