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签了劳动合同员工自离需要赔偿吗

签了劳动合同员工自离需要赔偿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2.31 · 1397人看过
导读:员工擅自离职(自离)未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无需赔偿,若造成损失用人单位有权要求赔偿。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通知,未通知就离职违反法定程序。用人单位能证明自离导致生产经营停摆等损失且有计算依据可主张赔偿,但实际中举证难度较大。
签了劳动合同员工自离需要赔偿吗

一、签了劳动合同员工自离需要赔偿

通常来讲,要是员工自己擅自离职(也就是咱们说的自离),要是没给用人单位带来啥经济上的损失,一般就不需要去赔偿。

不过,如果自离这种行为让用人单位直接遭受到了经济损失,那用人单位就有权利让员工来承担赔偿的责任。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要是想解除劳动合同,就得提前通知用人单位才行。

要是没提前通知就自己偷偷跑了,那可就违反了法定的程序。

要是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员工自离之后,导致了像生产经营停摆、业务耽误之类的损失,并且还能拿出明确的损失计算依据,那就可以向员工去主张赔偿。

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用人单位要去证明这些损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得费不少劲儿去收集证据啥的,所以说举证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二、签了劳动合同企业不给怎么办

若您签定劳动合同后企业并未履行义务,您该如何应对? 首先,若贵司已经与工作人员签署了劳动合同,然而却未能将此文件交予劳动者手上,那么他们可选择以下合理且相宜的措施来保护自身应得的权益: 1、自我主张。

工人们可向公司递上一份详尽的信函请求,呼吁公司履行责任、与其签下正式的劳动合同。

若公司再三忽视并辜负于此,则工人们有必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2、向劳动监察机构申诉

如果公司继续坚持不予签订劳工合同,工人们有权向地方劳动监察机构进行举报或是反映相关状况。

该机构能够接受并处理这一问题,也有权利进行全面调查与处置; 3、寻求司法援助。

如若公司的行为对劳动法及其他法律条例构成明确的违背,工人们有权寻求法律援助。

可以请教相关律师的意见建议,甚至诉诸法院,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三、签了劳动合同公司拒不给我可以申请赔偿吗

签订劳动合同时,公司未能按约定向员工提供,员工是否有权申请赔偿? 若劳动合同签订完毕之后,雇主并未能将其交付至员工手中,那么此类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违法的违约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劳动合同自雇主以及受聘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共同签署或盖章之日起,方才正式有效成立。

而签订完成后的文本,雇主及受聘者应各自持有一份以备备用。

如果雇主未能向受聘者提供劳动合同,则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此种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如有因此类行为对受聘者带来的损害,雇主要负有相应的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在探讨签了劳动合同员工自离是否需要赔偿时,我们不能只看这一个方面。员工自离还可能涉及到一些相关联的问题,例如自离后工资的结算情况。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员工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但自离可能会对工资结算产生影响,比如用人单位可能会主张员工自离造成的损失而扣除部分工资。另外,自离还可能影响到员工的离职证明开具等事项,离职证明在员工后续寻找新工作时是重要的文件。如果您对员工自离涉及到的赔偿、工资结算或者离职证明等相关法律问题还存在疑问,不要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