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员工主动辞职有没有赔偿金

员工主动辞职有没有赔偿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2.31 · 1136人看过
导读:员工主动辞职一般无赔偿金,但存在特殊情况,如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保费等,劳动者因此解除合同可获经济补偿。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同时劳动者主动辞职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提前三天,转正后提前三十天且书面通知。
员工主动辞职有没有赔偿金

一、员工主动辞职有没有赔偿金

通常来讲,要是员工自己主动提出辞职,那一般是没赔偿金的。

不过,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

就像用人单位没按照劳动合同里约定的那样,给员工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没及时并且足额地支付劳动报酬;还有没依法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之类的情况,要是劳动者因为这些原因解除了劳动合同,那用人单位就得给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这经济补偿,是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算的。

每满一年,就给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

要是工作了六个月以上但还不满一年的,就按一年来计算;要是不满六个月的,就给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这里得注意,劳动者要是主动辞职的话,应该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试用期内,要提前三天通知;转正之后,就得提前三十天,并且得用书面形式通知。

这样一来,大家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二、员工主动辞职可以要经济补偿吗

员工主动离职时,是否有权请求经济补偿? 在某些情况下,即便员工出于自身原因选择自动离职,仍然有可能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然而,若是纯粹因为个人原因提出离职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获取任何赔偿的。

另一方面,倘若用人单位未能签署劳动合同、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出现拖延支付员工工资等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时,此时员工决定离开工作岗位并且要求相关赔偿,这也是完全合法的。

举例来说,如果员工已经在该公司工作了1年时间,他们便有权依据其实际工作月份数,以每满1年领取1个月工资的标准来申请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员工主动辞职能否获得经济补偿金

员工主动辞去职务时能否获取经济赔偿金 当劳动者主动选择离职之际,其通常无法获取到经济赔偿金。

然而,如果雇主未能按照劳动合同中所约定的内容,为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劳动保护措施与恰当的劳动环境;或者未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及时且不折不扣地支付给劳动者相应的劳动报酬;甚或是未能依法履行义务,为劳动者购买完备的社会保险;进一步而言,若雇主制定的规章制度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造成直接侵害时,则在此情况下,劳动者有权主动终止与其签约的劳动关系,并且雇主要无条件地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当我们探讨员工主动辞职有没有赔偿金的时候,要知道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即使是员工主动辞职也可能获得赔偿金。比如,如果员工是因为公司存在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而被迫辞职,这种情况下员工是有权要求赔偿金的。同时,员工主动辞职还可能涉及到竞业限制和服务期等方面的约定对赔偿金的影响。如果您是一名员工,正在考虑主动辞职但不清楚是否能获得赔偿金,或者您是企业雇主对相关情况存在疑问,那么就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吧。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关系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关系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关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